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严璩

严璩(原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

严璩
严璩,(1874-1942),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1874年出生,宣统元年(1909年)就是二品卿衔大员了。曾三度出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抗战时期,滞留上海的严璩年近七旬,有严重的哮喘,经济陷入困窘。汉奸与日本人轮番劝说他出任伪财政部长,还设下圈套逼其就范,严璩誓死不从。1942年冬,严璩在饥寒交迫中辞世。

  • 伯玉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福建侯官(今福州市)
  • 出生日期1874年
  • 逝世日期1942年
  • 本名严璩
  • 国籍中国

严璩,字伯玉,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严复长子。早年游学英国。回国后任广东省电政监督,驻法国使馆参赞,视察越南。清宣统元年(1909年),任福建财政监理。民国成立后,历任北洋政府长芦盐运使、财政部参事、公债司司长。民国11年(1922年),三度出任财政部次长,以及全国盐务署署长兼盐务稽查总所总办等职。民国13年,再任财政部长,出面与洋人周旋,以“关余”、“盐余”为抵押,发行春节国库券800万元,以解困境。民国18年,出任南京政府财政部次长18天被解职。后又出任司法部总务司司长。民国22年,失业。抗日战争期间,拒绝出任日伪财政部长。后病逝于上海。严璩学有家传,通晓英国正统学派的经典文献及英、法语,工诗善书。曾与林纾合作翻译部分外国小说。有《越南视察报告》等传世。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