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谢允

谢允(东晋代历阳(今安徽和县、金山县)人)

谢允
谢允(325-394年),字道通,号罗仙,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大臣、隐士,太傅谢安的侄子。

  • 中文名谢允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
  • 出生日期325年
  • 逝世日期394年

谢允少时英俊刚毅,博览群书,尤精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历仕罗邑(古蜀国时的堂琅城,今云南省巧家县)宰,政事廉洁而能力强。

精于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门荫入仕,授予罗县县令。后来辞官,入道武当山。

太元十八年,去世,时年七十岁。

辞官入道

东晋咸康(335年-342年)中,谢允给晋成帝上书,请求辞官入道得到准许。他就西上武当山,途至湖北襄阳见一道士,道士说:我师是戴先生孟盛子,“非世间人”。师父给我说,如果有人西上想见他,可随我一起去。谢允就随这道人一齐前往见孟盛子。

他行走200余里到了武当山。只见巨大的云彩横遮着远山,就在流动的云彩里看到一块明朗的地方,忽然发现戴孟坐于石上,神采奕奕洞察秋毫。拜见师父之后,给他口口相授“炼神冲虚”之道。这种养生方法在《道德经》第四章有详尽的解释,那种“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方法,修养生功应处于深度入静而又清醒状态的要领。正是“炼神冲虚”的秘诀。忽然,戴孟不见了,也不知他去了什么地方。于是,谢允便“结茅于石室”。他按照老师口授的方法,要领进行修行,“不数年,得冲寂之妙,能飞行绝壁”。只因他脱离了罗邑宰来武当山,才取得修道真谛而成功,所以便自说其名叫谢罗山故武当山又有“谢罗山”之称谓。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