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煦(权载)生于世家大族,十四岁左右的时候,他的长兄权准曾在元朝被高丽忠宣王召见,询问其诸弟姓名,忠宣王对权载的名字印象很深,还没见面就授以郎将的官位,不久升三司判官。至大四年(1311年),他被召至元大都,面见忠宣王,忠宣王将他收为养子,赐姓王,赐名煦,列入宗籍。
皇庆二年(1313年),王煦随忠宣王回国,经常与忠宣王同车,历任仆副正、司宪执义,皇庆三年(1314年)封鸡林府院大君,称王弟(当时的国王是忠肃王)。忠宣王回元朝后,举荐他为皇太子的速古儿赤,元朝封他鸡林郡公,官阶资德大夫,并在大都赐给他田宅。至治三年(1323年)冬忠宣王获释之前奔赴临洮会晤忠宣王,陪同他到大都。泰定二年(1325年)忠宣王薨于大都,他奉忠宣王灵柩回国。其后在他的奔走下,为忠宣王请得谥号。期间曾陪同王子王祺到元朝为质。
忠穆王即位后,于至正四年(1344年)拜他为佥议右政丞,辅佐朝政。后他与金永暾入元,获得元顺帝授权,设立整治都监,改革高丽弊政,得罪不少权贵,最后连奇皇后的族弟奇三万都被整治都监的打死,事情闹到了元朝。王煦主张妥协,而金永暾则固执己见,最后元顺帝让王煦全权负责整治都监,而各项整顿事宜也不了了之。不久任领都佥议司事。
至正八年(1348年),王煦再次出任政丞,当时高丽京城及杨广、西海道大饥,王煦开仓济民,成功渡过难关。同年,忠穆王去世,德宁公主命王煦与奇辙摄征东行省事。至正九年(1349年)三月,他被派到元朝祝贺圣节,回国途中于七月初四日病死于昌义县,时年五十四岁。权臣卢頙对他当年设整治都监、侵害自己利益怀恨在心,阻止高丽朝廷为他护丧及下葬,但一路上驿吏都“望柩号泣,迎入祭之如父母”。恭愍王王祺即位后,感念王煦当年的陪同之功,赐谥正献。后配享恭愍王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