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志

王志(南北朝人)

王志
王志(460年-513年),字次道。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父王僧虔,兄王慈。中国南朝宋、齐、梁间书法家。王志出生在书法世家,属于东晋琅琊王氏大族王洽一支。二十岁时,选尚宋安固公主,为驸马都尉、秘书郎。入齐,历宣城内史、吏部侍郎、宁朔将军、东阳太守、吏部尚书等官。梁建国,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冠军将军、丹阳尹。为政清静。历居要职,官至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而卒。王志善书法,尤以草隶见长。王志所书《喉痛帖》(又名《一日无申帖》),为行草书,凡6行,共37字。现为唐摹纸本墨迹《万岁通天帖》的第十帖,今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唐窦臮《述书赋·上》评其书:“纤薄无滞,过庭益俊,并能宽闲墨妙,逸速毫奋。”他发扬王献之峻逸豪迈、风流俊美的风格,形成了更趋放浪奇崛的书法姿态,逸笔草草间,另得宽闲之妙。他的书法在当时即获得了很高声誉,影响很大。

  • 次道
  • 所处时代南朝宋、南朝齐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琅邪临沂
  • 出生日期460年
  • 逝世日期513年
  • 本名王志

王志的祖父是王昙首,为南朝宋左光禄大夫、豫宁文侯;父亲王僧虔,为南朝齐司空、简穆公:并有重名。

志年九岁,居所生母忧,哀容毁瘠,为中表所异。弱冠,选尚孝武女安固公主(刘骏的女儿),拜驸马都尉、秘书郎。累迁太尉行参军、太子舍人、武陵王文学。褚渊为司徒,引志为主簿。渊谓僧虔曰:“朝廷之恩,本为殊特,所可光荣,在屈贤子。”累迁镇北竟陵王功曹史、安陆南郡二王友。入为中书侍郎。寻除宣城内史,清谨有恩惠。郡民张倪、吴庆争田,经年不决。志到官,父老乃相谓曰:“王府君有德政,吾曹乡里乃有此争。”倪、庆因相携请罪,所讼地遂为闲田。征拜黄门侍郎,寻迁吏部侍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郡狱有重囚十余人,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返,惟一人失期,狱司以为言。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忧。”明旦,果自诣狱,辞以妇孕,吏民益叹服之。视事三年,齐永明二年,入为侍中,未拜,转吏部尚书,在选以和理称。崔慧景平,以例加右军将军,封临汝侯,固让不受,改领右卫将军。

义师至,城内害东昏,百僚署名送其首。志闻而叹曰:“冠虽弊,可加足乎?”因取庭中树叶挪服之,伪闷,不署名。高祖览笺无志署,心嘉之,弗以让也。霸府开,以志为右军将军、骠骑大将军长史。梁台建,迁散骑常侍、中书令。

天监元年,以本官领前军将军。其年,迁冠军将军、丹阳尹。为政清静,去烦苛。京师有寡妇无子,姑亡,举债以敛葬,既葬而无以还之。志愍其义,以俸钱偿焉。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以赋百姓,民称之不容口。三年,为散骑常侍、中书令,领游击将军。志为中书令,及居京尹,便怀止足。常谓诸子侄曰:“谢庄在宋孝武世,位止中书令,吾自视岂可以过之。”因多谢病,简通宾客。迁前将军、太常卿。六年,出为云麾将军、安西始兴王长史、南郡太守。明年,迁军师将军、平西鄱阳郡王长史、江夏太守,并加秩中二千石。九年,迁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十二年,卒,时年五十四。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