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梁遐号晋德、字文恭、谥庆安。公元334年,出生于洛州(今洛阳)。祖父梁芬为西晋大司徒。东晋咸安二年(公元372年),梁遐被吴兴郡太守举荐为孝廉,经过朝廷策论、经术考试,被任命担任安固县(今浙江瑞安市)县令。
助帝复位
东晋元兴二年(公元402年),因为桓玄纂位,晋安帝被迫献上国玺,建立桓楚。梁遐被桓玄授征东大将军,梁遐以″伪将军不受″为由,逃到福州三山里。后刘裕起兵伐桓玄,梁遐在三山起兵响应,分兵福建洛阳县(今福州)。后来梁遐少子梁庚在此定居,成为了梁氏入闽的始祖。桓玄为南郡宣武公桓温之子,秉承父荫,出任义兴太守,后代江州刺史,殷仲堪等人拥护他,于以至领八川军事,几乎总领全国兵马。为江州、荆州二州刺史。桓玄势大之后,挥军入京,杀了会稽王世子,自封太尉,用天子旌旂。不少人怂恿他谋朝纂位。桓玄果然听计,便废晋安帝自立为皇帝,只做了三年,即为刘裕所败被杀,安帝复位。晋安帝司马德宗封梁遐为左仆射大将军,授爵安固王公。
重返安定
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刘裕就命令梁遐率领所部义军,北渡黄河去攻打由鲜卑族拓跋氏人拓跋珪刚建立北魏政权。因当时北魏的势力十分强大,以梁遐万余兵马的义军去攻打北魏,无疑是以卵击石。梁遐也看透刘裕想借北魏之手清除自己。
梁遐义军将士多是为安定梁氏后人,对河西地区的情况熟悉。梁遐率领义军北渡黄河后,沿着秦巴山间的古栈道,向甘肃进发寻找落脚之处。当义军队伍过到达甘肃略阳川(现甘肃秦安陇城镇)时,因粮草将尽,队伍无法继续行动。梁遐决定遣散队伍,发给将士路费和安家费,在安定地区各自谋生,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