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原祁

王原祁(明末清初画家)

王原祁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中国清代画家。王原祁于1669年中举人,次年登进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任县知县、刑部给事中。1700年,其奉命入内府鉴定宫廷收藏古代书画的真伪。1704年,入值南书房,任侍讲侍读学士、太子府詹事、户部左侍郎等官职。在南书房供职期间,康熙帝玄烨常观其作画,并作诗赐赠,有“图画留与人看”之句。1705年,奉命其与孙岳颁、宋骏业、吴璟、王铨等共同编纂大型书画类书《佩文斋书画谱》100卷,并任总裁,越三年而成。长住京郊海淀畅春园中,作画供奉。1711年,其奉命主持《万寿盛典图》卷绘制事宜。1715年,王原祁病死于北京官舍。王原祁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年长后还与同辈王翚切磋画艺,多方汲取营养,笔墨功力深厚,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吴历、恽寿平齐名,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其画风主要受元代黄公望影响。论画著作有《雨窗漫笔》及《麓台题画稿》,主要讲笔墨章法,奉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为正宗,对浙派、“金陵八家”“扬州八怪”等画家评价甚低。王原祁能诗,有《罨画楼集》三卷。传世作品有《仿高房山云山图》《仿黄公望山水图》《子久画意图》等。

  • 茂京
  • 麓台、石师道人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苏州府(今江苏太仓)
  • 出生日期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 逝世日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 主要成就娄东画派祖师,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
  • 主要作品《雨窗漫笔》《万寿盛典图》、《辋川图》卷
  • 本名王原祁

清·禹之鼎《王原祁像》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王原祁绘画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黄公望影响。作画喜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

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清末娄东画派代表性画家与画论家秦祖永《桐阴论画》论王原祁:中年秀润,晚年苍浑。

纵观王原祁一生的画风,其早年跟随其祖父王时敏,山水画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笔墨气味亦更醇厚,致力于摹古,形式变化丰富,但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是感受。早期作品如《仿子久山水图》,为作者三十岁时作品,仿效黄公望笔意,出神入化。画面笔墨简淡,风格古秀。

王原祁中年时期作品,从摹古中脱出,笔墨秀润,以《富春山图》为代表,画面云山秀水,用笔秀雅脱俗,没色清淡圆润。后又受王鉴指导,六十岁时作画能够“熟而后生”,如七十岁所作《南山积翠图》,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熟。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和青绿手法的极致运用与融合。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色色相浸之处,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