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宋璲

宋璲(明代书法家)

宋璲
宋璲(1344—1380),明代书法家。字仲珩,宋濂次子,祖籍金华傅村潜溪,随父入籍浦江(今属浙江)。10岁通《春秋》。稍长,博雅善诗文,尤精于书法,研摩梁代《草堂法师墓篆》及吴《皇象三段石刻》,几至废寝忘食,自此得悟笔法。洪武十三年,璲因侄慎坐胡惟庸案,蒙受株连被杀。璲之书法各体尽皆精妙,时与宋克、宋广齐名,小篆称明朝第一。诗律工整,与义乌王祎之子王绅,并称“婺中二隽”。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书《敬覆帖》。

  • 中文名宋璲
  • 民族
  • 籍贯浙江浦江
  • 出生日期1344年
  • 逝世日期1380年
  • 出生地浙江浦江
  • 代表作品《敬覆帖》、《前日帖》
  • 性别

宋璲精篆书、隶书、真书、草书。曾见梁草堂法师墓篆及吴天玺元年(276年)皇象书三段石刻,观之至忘寝令,遂悟笔法。大篆纯熟姿媚,小篆之工为明朝第一。宋濂每见佳处便曰:“写老夫名足可传世矣。”高皇谓:“小宋字画犹媚,如美女簪花。”行书亦有气韵。草书出入变化,不主故常,又非株守一格。笔法沉顿雄快,兼篆、籀,急就之能,不独步骤旭、素也。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