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尚之孝

尚之孝(平南王尚可喜之次子)

尚之孝
尚之孝(1639~1696), 平南王尚可喜之次子,汉军镶蓝旗人,曾助平三藩之乱。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1639年
  • 逝世日期1696年
  • 主要成就助平三藩之乱
  • 本名尚之孝

幼随父于镇所。康熙十三年(1674),任藩下都统,吴三桂、耿精忠反,潮州总兵刘进忠叛乱响应,尚可喜令尚之孝率兵征讨刘进忠。

尚可喜本欲以长子尚之信袭其平南王爵,厌恶尚之信酗酒嗜杀,因此疏陈尚之孝律已端慎,驭下宽厚,堪嗣职。康熙帝命尚之孝袭封平南王。尚之孝畏惧尚之信,于是写信给巡抚刘秉权为之奏辞。部议,令尚可喜如旧理事,等贼平,以尚之孝袭。时普宁为刘进忠同党刘斌所据,知县段某佯附贼,潜遣人请兵,约为内应。尚之孝诱刘斌出城迎战,段某闭门绝贼,清兵奋击败贼,刘斌窜走,尚之孝收复普宁,进征潮州。刘进忠纠众抗拒,三战皆捷,阵斩伪副将陈琏及贼兵千余,又攻克东津笔架山、洗马桥贼营。

康熙十四年(1675),诏授平南大将军。尚之孝围潮州岁余,刘进忠求援于海贼郑锦。郑锦遣伪总兵刘国轩引贼万余助刘进忠,清兵战失利,尚之孝退驻惠州。

康熙十五年(1676),尚可喜以疾剧入奏,上命尚之孝还广州视疾,代理藩务。尚之孝未闻命,尚之信已降吴三桂,威胁尚之孝撤兵弃惠州,尚之孝弗能抗,解兵柄,侍尚可喜疾。及尚可喜卒,仍间居广州。

康熙十六年(1677),尚之信归顺,袭父爵。尚之孝还京,命列内大臣,尚之孝疏言:臣诣阙待罪,分当诛戮,乃蒙恩宽宥,愿募兵三千备军械,剿贼自效,廷议如所请。俟募兵数足,分为三营,设将校,给以俸饷,赴简亲王喇布军供调遣。于是诏授尚之孝为宣义将军。

康熙十七年(1678),尚之孝率兵至江西,时吴三桂余党犹分据吉安、赣州山寨,尚之孝与总兵许盛会师进剿,多斩获。

康熙十八年(1679),招降伪总兵林兴隆、伪副将王国赞等二十余员,兵六千余。伪将军杨一豹、江机由广信寇掠建宁、邵武。尚之孝奉诏赴福建会剿师至汀州,杨一豹等降于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军。尚之孝还江西。

康熙十九年(1680),江西平,命尚之孝还京,以所募兵留充江西绿旗营伍。是年九月,尚之信以悖逆赐死广州,法司议尚之孝应连坐,诏免之,仍随内大臣班入直。

康熙二十年(1681)五月,请迎其父骸骨于广州,归葬海城。得旨俞允。

康熙二十二年(1683),议政大臣等追论尚之孝当尚之信叛时,不能讨贼迩者,藉词葬父,久留海城。又奏请欲守陵寝,计图晏逸,请革职衔,与其子弟并籍入内务府,诏从宽止削其职。

康熙三十五年(1696)正月卒,年五十有七。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