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念台(1894-1967),又名琮、国琮。原籍台湾苗栗人,生于蕉岭文福乡。镇平中学堂及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矿冶系毕业。1924年起任广东大学教授,沈阳兵工厂技师,鸡西煤矿总工程师。1930年任广东省政府顾问,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长。1931年冬赴东北组织义勇军抗日。1937年受聘任第四战区司令部少将参议。1938年冬组织东区民众服务队,进行抗日救亡工作。1943年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委员兼粤东工作团团长。1947年后任台湾省政府民政厅长,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监察院监察委员。1949年后任“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评议委员。著有《岭海微飚》、《开发两广矿产计划》。1967年在东京逝世,在丘念台生命的最后终点,他因赴日说服台胞放弃“台独”的主张最终客死在日本的街头。
丘琮,字念台,生于台湾,祖籍文福镇淡定村。光绪二十一年(1895)随父丘逢甲回到镇平故乡。5岁启蒙,在淡定村念小学112岁入员山丘氏创兆学校;13岁升入镇平中学堂;14岁在镇平中学堂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丘琮年满15岁,其父特为他定别字“念台”,希望他不要忘记台湾。民国元年(1912),丘琮中学毕业,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矿冶专业。旅日求学期间,丘琮联络台湾籍留日学生组织东宁学会。
丘琮从日本学成回国后,应廖仲恺之请,协办中日合作开发高州(茂名)油矿的计划。同时,执教于广州大学及工业专门学校。后赴东北,先后任沈阳兵工厂技师、西北煤矿公司采矿主任、鸡西煤矿总工程师等职。
民国19年(1930),丘琮应两广政治分会及广东当局之请,出任省府顾问,兼广东工业专门学校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义勇军纷起抗日。丘琮作为广东代表,兼受上海、天津各地抗日救国团体之托,多次出关,支援东北义勇军进行抗日。日军视他为“抗日激烈分子”,对他多次警告、威胁、利诱,但他毫不动摇。至塘沽协定签订,丘琮回广东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辞去中山大学教授职务,转入战地工作。
民国27年(1938)春,丘琮到延安,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察。在这期间,他曾拜见毛泽东、周恩来、林柏渠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访问过陕甘宁边区各级人民政府,还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听课。离延安前,丘琮向毛泽东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敬意,并表示愿意同延安学习结业返广东工作的青年合作,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的意见,得到毛泽东赞许。
丘琮回到广东后,向驻广东省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部活动,力争准予组织抗日救亡团体,被授予第七战区少将参议的职衔。从延安学习回来的同志,利用丘琮的合法地位和关系,于民国27年(1938)冬到梅县,组织抗日救亡团体“东区服务队”,由丘琮任队长。在蕉岭县文福乡举办民众组织干部训练班,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丘琮经常发表演说,宣传大敌当前,应该不分民族,不分党派,团结一致,共同抗战。
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丘琮往台湾,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他深入台湾省各地,消除各地方隔阂;后辞去省党部主任之职,以私人身份频频赴日,从事动员旅日台胞返台湾的工作。1967年赴日期间,因长期积劳成疾,猝倒于东京街头,长辞于世。
抗日活动
丘念台自幼深受其父影响(“念台”,即为表达不忘故土台湾,由其父所命),青少年时代即怀有浓厚的反日思想,在东京帝国大学读书时,曾暗中组织了一个名为“东宁学会”的政治团体,积极联络、团结了一批台湾留日学生,引导他们认识祖国,进行反日活动。
丘念台学成归国后,先是在东北开矿,后出任广东省府高级顾问,并担任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及中山大学教授。“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联络南洋华侨募捐,支持东北义勇军。为此,他不辞辛劳,“二次出关,三次出塞”,并曾协助广东省政府,在广州破获日本领事馆的间谍组织。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他积极支援国民党十九路军抗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拥护国共合作抗日。1938年2月,他力排众议,以中山大学教授的名义到延安考察,途经武汉时,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会见了周恩来、叶挺和叶剑英。丘念台在延安考察历时近三个月,其间得以会见毛泽东、张闻天、林伯渠等中共中央领导人。
赴延安考察
1938年,台湾抗日志士丘逢甲之子、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丘琮前往延安进行考察,主要考察边区的地矿资源并了解中国共产党组织青年的经验。毛泽东对于丘琮的考察高度重视,不仅邀请他出席各种会议和活动,还多次与他亲切谈话,一起在延安路边小店吃饭。毛泽东还指示延安相关部门尽量为丘琮提供考察方便,“既要让他看优点和成绩,也可以让他看某些缺点和错误,尽力使其有全面的了解。”
丘念台在延安期间,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及陕北公学听课,并应邀发表演讲。这趟延安之行,加深了他对中共的了解,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会见中共领导人时,丘念台即提出,回到广东后他要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组织抗日团体,进行抗日工作,并希望得到中共的支持和帮助,派干部协助他工作。经党组织同意,丘继英、林启周、魏良俊、杜声闻、卓扬、蔡子培、关其清、邓慧、黄炳辉、陶祖梅、肖昭声、丘时琬等十二位从抗日军政大学或陕北公学毕业的闽粤客籍学员(全部是中共党员)先后回到广东,协助丘念台开展抗日工作。
东区服务队诞生
丘念台从延安回到广州后,国民党第12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授以他少将参议的名衔,交给他的任务是负责惠、潮、梅属25县的民众组训工作,归由广东民众自卫团统率委员会指挥(后有变动),团体名称定为“东区服务队”。丘念台即以上述12位从延安回来的青年为骨干,组成核心小组,自兼队长,成立了抗日救亡团体——“东区服务队”,向粤东出发。这就是“东区服务队”的由来。
对东区服务队如何评价,徐森源在他晚年所写的《战斗在罗浮山下——东区服务队在罗浮山区坚持抗战史略》一文中,有如下详细的总结:第一,东队曾经计划组训民众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虽然因种种原因没有达成目的,但是由于东队在罗浮山前线长期坚持抗日救国宣传教育工作,鼓舞了半沦陷区和沦陷区民心,打击了敌伪企图扩大占领区的蚕食政策。第二,东队团结了一批又一批从后方来的和罗浮山当地的知识青年,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第三,东队为我党直接领导的东江纵队输送了一批干部。第四,由于东队长期在罗浮山地区坚持抗日救国宣传教育工作,为东江纵队后来开辟罗浮山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奠定了民众基础,准备了有利条件。
征诸东区服务队从1938年10月建队到1945年6月解散的全部历史,徐森源的上述总结还是较为客观中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笔者以为,最后还需再补充一句:东区服务队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产物,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台湾爱国同胞热心抗日的历史见证。
祖父:丘龙章
伯父:丘先甲
父亲:丘逢甲
叔父:丘源甲、丘树甲、丘瑞甲、丘兆甲、丘崇甲、丘同甲、丘世甲
弟弟:丘琳、丘瓒
女儿:丘应棠
侄子:丘应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