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曾纪泽英语学习笔记1839年(道光十九年)12月7日,曾纪泽生于荷叶黄金堂,为曾国藩的次子(若不计曾纪第,则为长子)。曾纪泽自幼受严格教育,通经史,工诗文,并精算术 ;后因受洋务运动影响,复力学英语,研究西方科学文化。故识者常以“学贯中西”誉之。
1870年(同治九年),由二品荫生补户部员外郎,在户部陕西司学习。不久,因曾国藩患病,请假离京服侍父亲。曾国藩赴两江总督任时亦随侍。
1872年(同治十一年),曾国藩去世。曾纪泽守制期间,开始以《圣经》《英话正音》等为教材学习英语。
1874年(同治十三年),曾纪泽为父守丧期满,以承袭一等毅勇侯爵位入京。途中又闻母丧,遂回籍继续守丧。
1877年(光绪三年),曾纪泽再度入京。8月24日(七月十六日),受到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召见。
使臣生涯
青年曾纪泽全身像1878年(光绪四年),派充出使英国、法国大臣,在英办理订造船炮事宜,补太常寺少卿,转大理寺少卿。出使前,于9月24日(八月二十八日)得到接见,指出:“办洋务难处在外国人不讲理,中国人不明事势。中国臣民当恨洋人,不消说了,但须徐图自强,乃能有济,断非毁一教堂,杀一洋人,便算报仇雪耻。”在出使任内,曾纪泽深入了解各国历史、国情,研究国际公法,考察西欧诸国工、商业及社会情况。又将使馆由租赁改为自建,亲自负责图书、器物购置,使得使馆的规模既不失大国风度,亦不流于奢靡。驻外严于操远,节约公费,摒弃贪劣,倡导廉洁之风,为外国人所敬重。
1879年(光绪五年),巴西通过其驻英公使与曾纪泽联系,谋求与中国建交、通商,并招募华工垦荒。曾纪泽建议清廷予以同意,唯对招募华工一事,因美洲各国虐待“苦力”,请予以拒绝。
1880年(光绪六年)曾纪泽兼任出使俄国大臣,并作为钦差大臣,与沙俄谈判修改崇厚擅订的《里瓦几亚条约》。曾纪泽抵达俄国后,与俄外交大臣格尔斯(Nikolai Karlowitsch de Giers)及俄驻华公使布策(Eugene de Butzow)等艰苦谈判。
曾纪泽冬装坐像1881年2月24日(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中俄改订条约》(即《中俄伊犁条约》)签订,成功挽回了伊犁以南特克斯河流域等处领土。6月14日,曾纪泽迁宗人府府丞,8月5日清廷又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之职。8月19日,完成《中俄改订条约》的换约。
1882年1月27日(光绪七年十二月初八),领旨续任驻英法俄三国公使三年。5月3日,抗议法军侵占河内,5月6日进一步要求法军退出河内。5月31日法国外交部做出法越之事无须中国过问的回复,曾纪泽又于6月14日予以驳斥,称其“乃无根之言”。12月4日,会晤英国外相,谋求调停中法越南冲突。
1883年(光绪九年),受命开始与英国商谈鸦片厘税并征事宜。中法战争爆发后,曾纪泽不断抗议法政府挑衅。主张“坚持不让”,“一战不胜,则谋再战;再战不胜,则谋屡战”。与法人争辨,始终不挠。又疏筹“备御六策”。虽在病中,犹坚守岗位,进行斗争。
曾纪泽在英国摄制的部分相片(6张)1884年(光绪十年)4月,由于李鸿章的建议,曾纪泽被免除驻法大臣之职,5月交接,仍为驻英、俄大臣。11月20日补授兵部右侍郎。
1885年(光绪十一年),镇南关大捷后,曾纪泽着眼于中法国力的客观差距,改变主战的观点,电请清廷议和以尽快体面地结束中法战争。6月,清廷令曾纪泽卸任出使英俄国大臣之职,回京供职,而以刘瑞芬代之。交接前,曾纪泽继续履职,在英国订造“致远”、“靖远”舰,并于7月18日与英国首相兼外交大臣沙尔斯伯利侯爵(Robert Arthur Talbot Gascoyne-Cecil)签订《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议定洋药税厘并征条约,规定凡鸦片运抵中国口岸,每百斤须完纳进口税30两及厘金(最多80两),此后于中国内地行销不再征收任何捐税;此举为清政府每年增加烟税白银数百万两。
自强求富
1886年(光绪十二年),奉命先后正式交卸出使英国大臣、出使俄国大臣之职,并于同年底回国,途中曾谒见德皇威廉一世等人。同年12月11日抵京,于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海署)帮办海军事务,协助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旋为兵部侍郎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译署)。在译署,他坚决反对葡萄牙割占拱北地区,获成。同时,仍在海署帮办海军事务,曾会同李鸿章等制订《北洋海军章程》,并为海军经费问题呕心沥血。
1887年(光绪十三年)1月,曾纪泽以英文撰写的《中国先睡后醒论》在英国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2月15日,调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6月12日,至同文馆考试六部保送出国游历的人员。
1888年(光绪十四年)7月28日,任户部管理三库大臣。10月10日,兼署刑部右侍郎。11月30日,上奏请求继续兴建天津至通州的铁路线,遭遇阻力。
1889年(光绪十五年)1月30日,再次以海署名义上奏,驳斥停建津通线铁路的论调,指出铁路对于国防、河运、商货、矿产、行旅等的益处;后经张之洞主张,改为兴建芦汉铁路。他还推动北洋派员参加当年3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保护行海船只万国会”的成立大会。3月30日,受命管理同文馆事务,任内改善教学秩序。8月31日,兼署吏部左侍郎。
英年早逝
1890年(光绪十六年)4月12日,曾纪泽在北京台基厂寓邸中病逝。4月14日,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少保,照侍郎之例赐恤,旋即赐谥“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