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吕怀

吕怀(明代理学家、音乐家、诗人)

吕怀
吕怀(公元1492年—公元1573年)字汝德(《四库全书总目》为汝愚),号巾石,永丰(今上饶广丰)人,明代理学家、音乐家、诗人。师从湛若水,为湛氏的四大入门弟子(另三人为何迁、洪垣、唐枢)之一。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少卿。吕怀所撰《律吕古义》三卷古籍善本,现仅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有存,存世较罕。

  • 中文名吕怀
  • 别名字汝愚,(一作汝德)号巾石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492年
  • 逝世日期1573年
  • 毕业院校湛氏的四大入门弟子之一
  • 职业文臣,理学家
  • 主要成就致力于理学研究
  • 出生地上饶广丰
  • 代表作品《心统图说》《巾石类稿》《历考》《庙议》诸书
  • 官职南京太仆少卿

早年经历

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吕怀出生于永丰(今上饶广丰),吕怀从小好学,十八九岁时,就思慕圣贤之学,经常一个人跑到僻静的小路上思考钻研,一天读到《延平语录》,里面教人观喜恕哀乐未表现出来的气象。吕怀便偷偷进行了尝试,积日累月,慢慢感觉气质渐次清明,钻研学问渐次得力。

其后师从湛若水,为湛氏的四大入门弟子(另三人为何迁、洪垣、唐枢)之一。

仕途生涯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吕怀登乡荐。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考中进士,选翰林第一,由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早期建储宫及薛从祀等疏。改南雍司业春坊左司直郎,历官右中允,以南京司业的身份掌翰林院事,吕怀一面在朝为官,一面钻研理学,著书立说,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

传道授业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唐伯元22岁中举,与潮阳周光镐结成莫逆之交,此后还成为姻亲。周光镐的父亲周孚先曾在南京与吕怀一同拜大学者湛若水为师。湛若水与王守仁一样主张知行合一,但特别倡导“随处体认天理”,以避免空谈良知,脱离社会实践,又避免“直任吾心”去胡乱实践。唐伯元与周光镐结识时,周孚先已去世,遂于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一起到永丰(今江西广丰)石塘师从吕怀,学习吕怀的《三书本义》。

隆庆五年(公元1564年),唐伯元上京赴考,落第,遂独自回石塘,帮吕怀修订《历纪古义》。唐伯元从吕怀处接受了湛若水的学术观点,并使之更具实践性。

辞官还乡

后吕怀因不愿阿附权相,最终于南京太仆少卿任上致仕,辞官还乡。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吕怀辞世,寿过八旬。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