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鲁宗之

鲁宗之(东晋南阳郡公)

鲁宗之
鲁宗之(?-416年),字彦仁,东晋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人,南阳太守。义熙元年(405年),鲁宗之起兵袭桓玄余部于襄阳(今湖北襄樊),进向江陵(今湖北荆州),以功为辅国将军、雍州刺史。义熙六年(410年),与荆州刺史刘道规共击卢循、徐道覆。又助道规击败后秦将桓谦于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与太尉刘裕交恶,于是鲁宗之与司马休之交结。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率军西攻司马休之,鲁宗之自襄阳赴荆州,与司马休之联合起兵对抗刘裕。兵败奔襄阳,守将不纳。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国主姚兴命鲁宗之率部攻襄阳,鲁宗之在途中病死。

  • 别名彦仁
  • 彦仁
  • 所处时代晋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雍州扶风郿县
  • 逝世日期416年
  • 本名鲁宗之

鲁宗之(?~416年),字彦仁。雍州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东晋大臣。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他由关中南下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出仕东晋,为南郡太守。

义熙元年(405),刘裕、刘毅等人联合起北府兵,进攻占据长江中上游的桓玄。鲁宗之时随刘毅军进攻桓玄委任的雍州(东晋太元年间侨置于襄阳)刺史桓蔚,继而西进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这时,桓玄从江陵东进,两军在峥嵘洲相遇。双方交战,桓玄败退。鲁宗之以战功被授雍州刺史,封霄城县侯,食邑1500户。

桓玄失败被杀,其从子桓振起而代之,又占据江陵。桓谦等率部向江陵援助桓振。鲁宗之随刘毅军队西攻江陵,打败桓谦、桓振军队,保护晋安帝从江陵东归。鲁宗之因参战有功,晋为平北将军。

义熙八年(412)四月,刘毅任荆州(治江陵县)刺史,镇守江陵。刘裕深知刘毅功高且有谋略,并已结交了尚书仆射谢混等朝臣,势力日壮,后必成为自己的对手。因此,他表奏晋安帝,率军西攻刘毅。鲁宗之率部随刘裕出征。当十年月,江陵攻克,刘毅被杀。鲁宗之以战功,晋为镇北将军,封南阳郡公,食邑2500户,仍镇雍州。

十一年(415)初,刘裕见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势力日重,又深得江汉民心,怀疑其有反叛意图,恐日后成为自己的强敌,于是率军西攻司马休之。这时,鲁宗之因虑自己原为刘毅旧部,并非刘裕的嫡系,见刘裕剪除异己,恐自己亦不能免。因此,他与司马休之联合起兵对抗刘裕。三月,刘裕在江陵打败司马休之和鲁宗之,二人北逃入关中,投奔于后秦姚兴。十二年(416),后秦国主姚兴命鲁宗之率部攻襄阳,他在途中病死。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