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罗洪先

罗洪先(中国明代学者)

罗洪先
罗洪先(1504年-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山东按察副使罗循之子。中国明代理学家、地理学家、地图学家、思想家,江右王门学派代表人物,学者。罗洪先幼闻阳明之学,心即向慕。王守仁死后,始自称其门生,以传播王学为己任。他早年师事黄弘纲、何廷仁,后就学于李中。嘉靖八年(1529年),罗洪先中进士,授撰修。次年,请告归。后召拜春坊左赞善,因上疏议获罪,削籍为民后回归故里。严嵩为相时,曾召罗洪先复出为官,坚辞不就。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罗洪先去世。罗洪先精研舆地,考图观史,凡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无不精究。著有《念庵集》。罗洪先广搜地理资料,用计里画方的制图法,结合自己调查所得资料,历经10年,将朱思本《舆地图》分幅转绘,增广为数十幅,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前后编绘成《广舆图》,图后附有沿革隶属的说明,是中国所见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全国性综合地图集。

  • 别名罗达夫,罗念庵
  • 达夫
  • 念庵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江西吉水
  • 出生日期1504年(甲子年)
  • 逝世日期1564年
  • 主要成就绘成《广舆图》
  • 主要作品《念庵集》、《冬游记》
  • 本名罗洪先
  • 信仰儒家

罗洪先与《醒世歌》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被罢归后,终日著书讲学。卒后赠光禄少卿,谥文庄。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嘉靖二十四年(1545),微服访黄门祝咏于衡阳,携门人王托等游南岳,登祝融峰,游青玉坛,宿上封寺,交友高台寺。现存高台寺的状元松,志载为他与名僧楚石共植,至今传为佳话。于方广寺逗留七日,瞻仰二贤寺,缅怀朱张。在南岳写诗二十来首,文数篇。

罗洪先是官员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为嬉戏,从小立志要当学者。嘉靖五年(1526),罗洪先参加乡试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会试,殿试第一中状元,授修撰。当时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长生,政治极为腐败。罗洪先看不惯朝廷的腐败,即请告归。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因联名上《东宫朝贺疏》冒犯世宗皇帝而被撤职。从此罗洪先离开官场,开始了学者的生活。

他自归家务农之后,隐居山间,更加专心致志地考究王阳明心学,闭门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他甘于淡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骑马练弓、考图观史,上至天文、礼乐、典章、阴阳、术数,下至地理、水利、边塞、战阵、攻守,无不精心探究。

罗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学和地图学方面,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尤以地图学贡献卓著。他精心绘制的两卷《广舆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罗洪先在绘制地图方面的建树,不但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国际的同行所瞩目,在世界地图绘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