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河东
李建成约出生于开皇九年(589年),是李渊长子。大业十年(614年),李建成迎娶荥阳郡郑氏的郑观音为妻,时年约二十六岁。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时李建成携领家属在河东,李渊令李建成在河东秘密结交有才能的人。同年二月,马邑校尉刘武周据城造反自称天子,三月破楼烦郡进据汾源宫。李渊一方面以讨贼为名募兵,一方面派密使到河东催促李建成到达太原。
晋阳起兵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建成和李元吉到达太原,参与起兵。裴寂等人跟着李建成来见李渊,劝李渊仿效仿效伊尹、霍光废掉隋炀帝杨广,拥立代王杨侑,发兵传檄郡县,更改旗帜向突厥表态。师出有名,令中外归心。李渊认为有点掩耳盗铃,可是没有辜负先帝杨坚,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李渊决定起兵,派遣使者告知突厥,送马千匹且许诺派兵。李渊在太原远近招抚,西河守将则多次向隋朝廷表忠心,挡住了李渊西取长安的道路,六月初五,李渊派遣李建成、世民兄弟率军前往攻取,只带了三日的军粮。打通南下长安的战略通道,确立“入据关中,号令天下”的战略规划。
李建成见招募来的义军没有经过训练,担心他们不能打仗,于是立下军法,整肃三军。在兵进西河的行军路上,李建成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百姓种在道旁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付了钱才能吃,得来的食物酒水,也与将士们一同分享。大军行至西河城下,李建成亲自前往告知自己的来意,城内人纷纷来投,只有郡丞高德儒不肯归降,李建成率军攻打高德儒,郡司法书佐朱知瑾从城上将李建成兵马引进城中,生擒高德儒后斩首,其他西河人全部赦免。李建成平定西河,往返只用了九天时间。班师后,李渊非常高兴说:“用这样的方法用兵,可以横行天下。”封李建成为陇西公,为左领军大都督。
西攻长安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建成随李渊进图关中。驻军贾胡堡,时天降大雨。八月,雨停后,李渊在李建成的建议下开始进兵霍邑,李渊担心霍邑守将宋老生坚守不战。李建成认为宋老生虽然之前可以平定盗贼,其人出身寒微,有勇无谋,可以引诱他出战。李渊于是派几百个骑兵往霍邑城东,在距城五六里的地方安营,等待步兵。李建成与李世民各只率领几十个骑兵直到霍邑城下巡视。李渊又将部下分为十几队从城东南巡至西南,做出好像要安营又要攻城的样子,让殷开山率领后军开始进军。宋老生见城下打算安营的兵马数量不多,李渊后军尚未前来,于是将三万人一分为二,自己带人从东门杀出,另一队从南门杀出。李渊担心宋老生不会离城太远,让李建成率领左军,李世民率领右军,断掉宋老生的回城之路,李渊自己率军假装撤退,宋老生见李渊撤军,以为是李渊怕了,引军向前,在距城一里处列阵。殷开山率领步兵前军列阵,后军相继而至。还没交战,李建成与李世民率军作出大攻霍邑东门南门的样子,李渊放出谣言说宋老生已被斩首,宋老生兵马听到后,舍弃兵仗四散奔走。城门又被李建成、李世民所堵,宋老生无法回城,城上人放下绳子想要将宋老生拉上去,军头卢君谔趁机将宋老生斩杀。但《旧唐书》记载此战李渊被宋老生击败,李建成坠马,李世民入战阵赢得胜利。
九月,李渊派李建成率领司马刘文静、统军王长谐、姜宝谊、宝琮等数万军队拒守潼关,兼守永丰仓,以防止屈突通河东驻军来追击,慰抚使窦轨等人也听其调遣。屈突通闻知李渊西行入关,就任命鹰扬郎将汤阴人尧君素代理河东通守,派他守卫蒲坂。屈突通亲自率兵几万人赶赴长安,被司马刘文静所阻挡。隋将刘纲守卫潼关,在都尉南城屯军。屈突通想去潼关向刘纲靠拢,统军王长谐抢先率兵袭击并斩杀了刘纲,占据了都尉南城,屈突通不得不退守都尉北城。李渊接到战报高兴地说:“屈突通向西不能前进,向东没有退路,只得观望长安的战局变化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我们已经不必再顾虑他了。”于是命令李建成从永丰仓的驻军挑选精兵,取道新封奔赴长乐离宫。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李渊率军至霸上,与李建成、李世民会师,兵力达到二十余万。李渊进入长安后,让李建成与李世民率军驻扎在长安城四面。李渊与众文武拥立代王杨侑为天子,尊杨广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杨侑封李渊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并许建成开府自置僚属。
受封太子
隋义宁二年(618年),李建成被封为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率领李世民等十万(一说七万)兵马向东略地,伺机夺取洛阳。四月,李建成回到长安,隋恭帝杨侑封李建成为尚书令。
唐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杨广,不久之后,隋恭帝杨侑让位李渊,李渊称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武德二年(619年),司竹盗贼祝山海作乱,自称护乡公,李建成率领桑显和前往将其平定。四月,凉州人安兴贵擒获凉王李轨,率众以河西诸郡向唐朝投降,李建成奉命前往原州接应。
平乱备边
武德三年(620年),刘武周被击败后逃往突厥,七月,李渊令李世民征讨王世充,令李建成镇守蒲州,防备突厥。武德四年(621年),稽胡酋帅刘仚成拥众数万作乱边疆,李建成率军前往征讨。李建成率军于鄜州与刘仚成军相遇,李建成合兵与刘仚成交战,大破刘仚成,斩首百余级,俘虏一千多人。李建成放走各稽胡首领几十人,让他们回到部落招降其他首领,刘仚成得知后与其他首领前来请降,李建成见这些部落民族兵马太多,害怕他们将来再次作乱,于是准备将他们全部杀死,消息泄漏,刘仚成逃往梁师都那里。李建成处死稽胡降兵六千余人。
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后,逃往突厥。六月,刘黑闼引突厥军作乱山东。王珪、魏征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又被封为太子,但是没有像秦王李世民一样显著的战功,且仁义之名也没有广泛传播,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建议,请求去征讨刘黑闼。于是李渊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军前往,十二月,李建成于魏州大获全胜,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突厥颉利侵犯朔州,李渊派遣李建成和李世民驻兵并州防备。九月,突厥退兵,李建成班师回朝。武德八年(625年)四月,突厥入侵定州,李渊令李建成驻兵幽州,李世民驻兵并州防备。
两府之争
秦王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和统一的战争中荡平四方,建立功勋,对太子李建成构成威胁,同时秦王李世民及其僚属由于长期在外征战掌握权柄,对于立李建成为太子很不服气,于是想尽办法取而代之。武德七年(624年)六月,李渊到长安以北宜君县仁智宫避暑,命李世民、李元吉随从,李建成留守京师。突然,他得到密报,太子李建成暗通庆州都督杨文干,正筹集军械谋反。李渊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宫见驾。李建成惊恐万状,有部下劝他据城起兵,另有人劝他孤身请罪。李建成听从了后者。一见父皇,倒地便拜,以头撞地,几乎昏厥。李渊盛怒难平,把李建成拘押起来。李渊令人传杨文干觐见,传令之人将李渊获悉密谋之事告诉了杨文干,杨文干随即起兵。李渊一面遣人讨伐,一面召李世民商议对策,并坚持让李世民亲自征剿,许诺得胜还朝后,废太子,立李世民,改封李建成为蜀王。李世民率兵出征,大军还没到,杨文干军已经溃乱,死于部下之手。李世民回朝后,李渊并没有履行诺言,仍令太子李建成回京,并以兄弟不睦为名流放了东宫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幕僚杜淹。此后,太子与秦王之间的矛盾开始进一步升级。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结下嫌隙以后,认为洛阳地势优越便利,打算离开长安,退守洛阳以自保,所以就让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派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率领亲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阳,暗中结交崤山以东的豪杰。李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夜间设宴邀请李世民,暗中在酒中下毒。李世民突然心痛,吐血数升。事后李渊告诉李世民,表示应当派他返回行台,留居洛阳,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都归李世民主宰,但因李建成等反对而作罢。李建成恐惧秦王府的强大,建议李渊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严令不得相见。秦王府文武多被免官外放,府中只剩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恭和张公谨等几人。众人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劝李世民尽快采取行动杀掉李建成,逼李渊退位。
死于宫变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入宫,行至临湖殿,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于是掉头准备回东宫。李世民一边大呼一边在后面追赶,并一箭射杀了李建成。东宫和齐王府的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将领得知李建成遇害,带领二千兵马猛攻玄武门,将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吕世衡等斩杀。薛万彻鼓动士兵去攻打秦王府,秦王府诸人大惊失色,于是割下李建成与李元吉的人头示众,使东宫兵马失去斗志。在这场政变中,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隐”。三月,以王礼下葬。以皇子赵王李福为李建成后嗣。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又追赠李建成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