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袁粲

袁粲(南朝宋宰相)

袁粲
袁粲(420年~477年),原名愍孙,字景倩。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朝宋大臣、文学家。太尉袁淑之侄。袁粲少孤好学,颇有清才。元嘉中,初为扬州从事。跟随宋孝武帝刘骏,除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孝建二年(455年),起为廷尉、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累官尚书令,领丹阳尹,封兴平县子。宋明帝刘彧病危时,袁粲与褚渊、刘勔并受顾命辅佐太子刘昱,派兵平定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尚书令,后升任司徒。刘昱被杀后,其弟安成王刘准在萧道成的扶植下继承皇位,袁粲升任中书监。升明元年(477年),起兵反抗把持朝政的萧道成,事败后与其子一并被杀。袁粲文学创作中善于运用幽默与讽刺,著有《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以自况,还曾作过一篇《狂泉》。

  • 全名袁粲
  • 别名袁愍孙、袁景倩
  • 景倩
  • 所处时代南朝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 出生日期420年
  • 逝世日期477年
  • 主要成就官至宰相、辅助朝政。
  • 官职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领司徒等
  • 爵位兴平县子

元嘉中,为扬州从事,历安北镇军、北中郎参军、南中郎主簿。宋孝武帝举义,转记室参军。及即位,除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免官。起为廷尉、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出为辅国将军、西阳王刘子尚北中郎长史、广陵太守,行兖州事,仍为永嘉王刘子仁冠军长史。大明初,复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封兴平县子,免。寻为西阳王刘子尚抚军长史,又为中庶子,领左军将军,出补豫章太守,复还为侍中领长水校尉,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转吏部尚书出为海陵太守。前废帝即位,复为吏部尚书,徙右卫将军,复为侍中,领骁骑将军。明帝即位,转司徒左长史、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迁领军将军,徙中书令,转尚书仆射,领吏部,加中书令。又领丹阳尹,徙右仆射,迁尚书令。后废帝即位,加卫将军,授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领司徒。宋顺帝即位,出镇石头,谋攻萧道成,事泄,被斩。有集十一卷。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