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觉山融合吸收王阳明与湛若水的心学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博文约礼,发展出以生意为心学归宿的生机(几)之学,心学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晚年融佛道入儒,追求心体的超越,又自甘于偏僻山村,故其博学体系不得传人。其心性工夫论脱离程朱主静或主敬、走入顿悟一系,最终与佛禅"明觉"思想合流,标志着白沙—甘泉一系自然主义心学的终结。但是,他重视从历史中获得政治知识,重新诠释格物论,在明代心学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著作有《易说》《史说》《闻言》《应迹言》《周易玩辞》《理学要录诸言》《觉山史说》等。另外,洪垣等编:《泉翁大全集》,台北:图书馆藏,嘉靖十九年朱明书院刊,万历二十一年修补本、《甘泉先生续编大全》,台北:图书馆藏,嘉靖三十四年刊,万历二十三年修补本。现今大陆学者可以阅读的文献有《觉山先生绪言二卷》,(明)洪垣撰,《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24册;《觉山洪先生史说》(二卷),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四库存目丛书》,史部,册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