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一些宣传太原历史的书籍报刊中,几乎都认为北宋修建太原城的人是曾任河东三交口都部署的潘美。如有一篇《宋太原城初探》中就说:宋灭北汉后,将并州治迁于榆次,三年后因榆次地非要会,“遂命其宠臣潘美选址晋阳废墟之北三十里的唐明监,新筑太原城。”又如一篇《太原建城两千五百年祭》中也说:“宋毁晋阳城后,北宋宰相潘美于公元979年至982年,在汾河东岸唐明镇筑起了新城,就是现代的太原城址。”如此等等。
潘美在宋灭北汉后,确实在太原任过职。太平兴国国年(979)五月,宋太宗御驾亲征攻灭北汉后,于8月,“命潘美为河东三交口都部署,以捍契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七年(982年)二月,“复迁并州于三交寨,即以潘美为并州都部署。”(同上,卷23)潘美两次所任的“都部署”,是为防御契丹屯戍边防的军事长官,并没有负责并州行政事务的职责,不是以“宰相”的身份“受命选址”并修建太原城的。
宋灭北汉,太宗“恶其负固后服,坠而废之,降为紧州军事,以榆次为州治。”(《永乐大典·太原志》卷5200)留太宗征晋阳时任随军转运使兼勾当北面转运事的刘保勋“知并州”(《宋史·刘保勋传》卷276),留征晋阳时任御营四面巡检使的符昭愿负责 “并州军州事”(陈舜封 《符昭愿墓志铭》,《宋代石刻文献全编》二第600页)。刘保勋“逾年召人,判大理事”(本传),符昭愿“知并、澶二州,不逾月,复移并门”(《宋史·符昭愿传》卷251)。并门,据钱大昕考“当云太原”(《二十二史考异·宋史九》卷75)。
据《符昭愿墓志铭》记述,他从太平兴国五年至八年,在并州任职期间,“公之颁政也,一岁而城池缉,再岁而仓禀实,三岁而府库完,复逋逃八千,增版籍三万,富庶成颂,皆公力焉。”太平兴国九年(982年),符昭愿回朝,由于他在治并期间,受到并州民众的好评,请留,宋太宗遂命其“再典并门”。不久,又命周保权“知并州”(《宋史·周保权传》卷483)。雍熙二年(985年)至四年(987年)命王杲“知并州”(《山西通志》卷11)。端拱初(988年),符昭愿受诏,由北边屯兵的邢台“复理太原,兼驻泊马步军副都部署。”(同上《墓志铭》)。时潘美“知真定府,未几,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数月,卒。”(《宋史·潘美传》卷258)。符昭愿“三典晋阳”,在太原任职,由于政绩显著,受到宋太宗的褒奖。
从上面所列举的历史文献记载可以认定,北宋主持修建太原城的是“知并州”的行政长官符昭愿,而不是任“都部署”的军事长官潘美。
本文作者:杨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