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韩德让

韩德让(辽朝大臣)

韩德让
韩德让(941年—1011年),辽朝大臣。即耶律隆运,匡嗣子。 初侍景宗,以勤谨著称,累迁上京皇城使,代其父为上京留守。宋军攻燕,奚底等败回,南京被围。时,德让守南京,因守卫有方,围解,又败宋军于高梁河,征为南院枢密使。景宗死,与耶律斜轸同辅圣宗。总宿卫,深受太后宠信。统和十二年(994年),代室昉为北府宰相,仍领枢密使,监修国史。同年奏请禁止三京治狱官非法冤贷拷打,又请任贤去奸。斜轸死,兼任北院枢密使。后拜大丞相,总二枢府事,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赐名隆运。

  • 中文名韩德让
  • 别名耶律隆运
  • 国籍中国(辽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公元941年
  • 逝世日期公元1011年
  • 职业政治家
  • 主要成就高粱河之战,汉化改革,澶渊之盟
  • 性格稳重,有谋略,喜建功立业
  • 爵位楚国公,楚国王,齐国王,晋国王
  • 谥号文忠

韩德让(941年-1011年),祖籍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辽朝权臣。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是被掳掠去辽国的汉人,后在辽国官至中书令。韩德让之父韩匡嗣是辽国的南京留守,卒于西南面招讨使任上,封秦王。韩德让在辽景宗时任东京供奉官,后逐渐升迁至权知南京留守事,成为一方权臣。乾亨元年(979年),韩在南京幽都府抵抗北宋讨伐,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后入朝为南院枢密使,赐名“德昌”,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者。辽圣宗即位后,萧太后摄政,命韩德让负责宿卫。统和三年(985年),韩兼政事令,进入辽国决策核心,对稳定圣宗初年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次年,韩率军击败北宋北伐的曹彬和米信部队,被封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统和十二年(994年),韩任为北府宰相兼领枢密使,不久又兼北院枢密使,拜大丞相,封齐王。此时韩总理北南两院枢密院,集辽、汉军政大权于一身。澶渊之盟后,韩徙封晋王,赐名耶律隆运,位在亲王之上。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随辽圣宗出征高丽,在军中去世,追赠尚书令,谥文忠。韩德让身为契丹化汉人,却成为萧太后摄政时宠遇最厚、权势最大的人物。据说萧太后曾对其说“吾尝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皇朝事实类卷》),而辽圣宗也“至父事之”。又有野史记载萧绰派人秘密毒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因此后世又传说萧太后和韩德让实已结为夫妻。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