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冯从吾

冯从吾(明代官员、思想家、教育家)

冯从吾
冯从吾(1557年-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学者称“少墟先生”。陕西西安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明朝学者、理学家、教育家。冯从吾幼承庭训,师从督学关中的许孚远,习关洛宗旨,颇受器重。万历十七年(1589年),冯从吾中进士。观政礼部,改任御史,官至工部尚书。为政严峻,敢于直面当朝时弊,不阿“魏党”。因直谏明神宗惹怒皇帝,遭群小恶之,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削籍归里。家居26年,杜门谢客,潜心著述。晚年同江南大学者邹元标于京师共建首善书院,继续倡明理学,发明人性本善、圣人可为之旨。天启七年(1627年),冯从吾去世。冯从吾是明代关学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融合的集大成者,并是东林党在西北的领袖。冯从吾早年笃信程朱理学,后转向王守仁心学,力图和会朱王之学,互救其失。以“良知”为核心,将心、性、理统为一体,阐发王阳明“至善是心之本”的思想。认为善即理也,即道也,即中心。其主张“性善”论,将善心、善性和良知合而为一,始终坚持以“性善”为头脑,以“尽性”为工夫,既纠正朱学的“支离”,又反对王学“丢过理学说心说知”,力避王学融合儒佛的“四无”之弊端。其著作《冯少墟集》包括:《关学编》《疑思录》《辨学录》《善利图说》等。(概述内图片来源:明人绘《明工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恭定冯少墟先生小像》)

  • 仲好
  • 少墟
  • 所处时代明代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西安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
  • 出生日期1557年
  • 逝世日期1627年
  • 主要成就创办关中书院、传播关学
  • 主要作品《冯少墟集》、《元儒考略》、《冯子节要》等
  • 本名冯从吾
  • 谥号恭定

明·冯从吾《冯少墟集》书影[明]冯从吾(1556—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长安人(今陕西西安)。著名教育家,以鲠直著称。生而纯懿。及长,有志濂、洛之学,受业于许孚远。登万历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阉人修刺谒,拒不见。旋抗章言帝失德,帝大怒,欲廷杖之,阁臣力解得免。寻告归,杜门谢客,造诣益深。家居二十五年,又起为尚宝卿。累迁工部尚书致仕。卒,谥恭定。学者称少墟先生。从吾著有《冯少墟集》二十二卷,又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及《古文辑选》(均著录于《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