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载::"温(范温)尝预贵人家会,贵人有侍儿,善歌秦少游长短句,坐间略不顾温。温亦谨,不敢吐一语。及酒酣欢洽,侍儿者始问:'此郎何人耶?'温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闻者多绝倒。"
著《潜溪诗眼》,不知卷数,原书久佚。《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诗话总龟》后集、《诗人玉屑》等皆有录存。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郭得二十九条,罗得二十七条。《郡斋读书志》著录于子类小说类,作《诗眼》;《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作今名。
在中国古代有关韵的论述中,北宋范温的《潜溪诗眼·论韵》占有一个突出的位置,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吾国首拈‘韵’以通论书画诗文者,北宋范温其人也。”“其所论者“因书画之‘韵’推及诗文之‘韵’,洋洋千数百言,匪特为‘神韵说’之弘纲要领,抑且为由画‘韵’而及诗‘韵’之转捩进阶”。“融贯综赅,不特严羽所不逮,即陆时雍、王士祯辈似难继美也。”
《潜溪诗眼》,是宋代比较有影响的诗话之一,宋以后亡佚。 今人郭绍虞在《宋诗话辑佚》中,从别的书中收集到《潜溪诗眼》的二十八条,所论述的大概是认同江西诗派的主张,重在句法字眼,并且以禅喻诗,提倡悟入之说。《潜溪诗眼》一书中最富有理论价值的,应该是《永乐大典》卷八〇七“诗”字下所引的论韵的一段。可这一段文字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知道。钱钟书的《管锥编》中首先录入了这段文字,那使“范温论韵”以其见解的深刻、论述的详备见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