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出生。康熙十四年(1675年),万琉哈氏在内务府选秀中获选入宫为宫女。据《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所载,她是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同日进宫为宫女的。
万琉哈氏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前并未获得正式册封,仅为庶妃。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时,生皇十二子履懿亲王允祹。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康熙帝告诉礼部要册封後宫中六位年龄在四十至六十岁生育过皇子,并且“虽称妃嫔、尚未受封”的嫔御为妃嫔。同年十二月辛未,庶妃瓦刘哈氏与博尔吉锦氏、和嫔等人受封,称为定嫔。封号“定”,与道光帝定贵人封号意义不同,满文为「toktohon」,意为「确定」。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初二日,定嫔作为先朝妃嫔兼与孝恭仁皇后同日入宫者,被皇太后乌雅氏向刚登极的雍正帝求得尊封定嫔为定妃。
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与诸位先朝妃嫔同行晋尊礼。
康熙帝生前有谕旨,在他驾崩后,皇子们可将年长的母妃迎回家中居住,惟她们每月仍要进宫亲自向雍正帝问安和面见皇后。因此,定太妃在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起奉养于其子允祹的王府里,而非宁寿宫。怎料,五位太妃出宫三年以来,未曾向雍正帝请安过,引起了他的不满,责怪允禩阻挠母妃们向他请安。雍正帝送予诸位太妃生日礼物时,她们都要在佛前焚香接受并称谢,世宗下旨太妃们只需起立手扶接受就可以。
乾隆九年(1745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即履亲王六旬寿日,高宗著总管周世辅前往颁赏他,又著周世辅将如意一柄带去给予定太妃,并向定太妃致贺。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二十日,年逾六旬的和硕履亲王的十二岁独子病死。他向来都受定太妃所钟爱,高宗下旨一切丧葬礼仪俱照世子之例办理。高宗又亲临履亲王邸第安慰定太妃,以礼节哀。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年)四月初七日,万琉哈氏在履亲王府逝世,享年九十六岁。清朝后宫中最长寿者,堪称有清一代后妃之冠。内务府奏请于四月十三日将定妃金棺奉移曹八里屯暂安。乾隆帝认为定妃在皇宫之外逝世,遗体可以在履亲王府多停放些时日。乾隆帝接到定妃薨逝的消息时,正在进行第二次南巡,四月二十六日才回到京师;四月二十九日,乾隆帝亲自到定妃金棺前奠酒。
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十七日(1757年11月28日),定妃金棺奉移园寝;十月二十五日巳时,定妃与勒贵人奉安于景陵妃园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