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崔铣

崔铣(明朝南京礼部右侍郎)

崔铣
崔铣(1478~1541),字子钟,一字小钟、仲凫,号后渠,河南安阳人,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敏。

  • 全名崔铣
  • 别名后渠先生
  • 子钟、小钟、仲凫
  • 后渠
  • 谥号文敏
  • 所处时代明朝
  • 出生地河南安阳
  • 出生日期1478年
  • 逝世日期1541年
  • 最高官职南京礼部右侍郎

二十岁时,考中举人,入太学,与秦伟、马理、吕柟、寇天叙、马卿、张士隆相友善。

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参与修撰《明孝宗实录》。充会试同考官,有权臣为他的儿子请托,被崔铣拒绝。崔铣与同僚见太监刘瑾,唯独崔铣长揖不拜,得罪刘瑾,刘瑾的同党张彩劝阻说:“北方赖此人倡古作,挫抑之不可”。书成,刘瑾矫诏,以“练达政务,名出翰林诸臣于外”,调任崔铣南京吏部稽勋司主事。

刘瑾被诛,召复原官。当时,辅臣以文艺笼络缙绅,渐成风气,崔铣上书规劝明武宗,建议救民、荐贤、理财、强兵。充经筵讲官。满九年,考绩,进侍读。称病归乡,建造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

明世宗即位,召回修撰《明武宗实录》,充经筵讲官。擢南京国子监祭酒。

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久而不决。大学士蒋冕、礼部尚书汪俊均因坚持意见而辞职,其他杖刑、谪戍的人接连不断,而张璁、桂萼等因为支持明世宗而显贵。崔铣上疏请求辞职,并且弹劾张璁、桂萼等说:“臣究观议者,其文则欧阳修之唾余,其情则承望意响,求胜无已。悍者危法以激怒,柔者甘言以动听。非有元功硕德,而遽以官赏之,得毋使侥幸之徒踵接至与?臣闻天子得四海欢心以事其亲,未闻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赏之,适自章其私昵而已。夫守道为忠,忠则逆旨;希旨为邪,邪则畔道。今忠者日疏,而邪者日富。一邪乱邦,况可使富哉!”明世宗看后,感到不悦,令崔铣致仕。

嘉靖十八年(1539),皇太子立,起任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不久,病重,再次致仕。去世,赠礼部尚书,谥文敏。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