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寔少时沉静,爱好典籍。父亲崔瑗去世,减卖田产,修起冢茔,建立碑颂。葬后,隐居在墓旁,资产用尽,因穷困,以贩酒为业。当时人多因此嘲笑他,但崔寔始终不改。但也就是够家用而已,不致力于盈余。服丧完后,三公都来征召,他都没有应召。
元嘉元年(151年)十一月,朝廷召命公卿郡国举荐至孝有操行之士。崔寔受到郡里的推举,被征到公车,因病不能对策,除为郎。明晓政体,做吏的才能很有富余,谈论当世便利之事数十条,名为《政论》。论点切中要害,言论动听且确切。
此后,崔寔被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征召,他全不应召。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推荐崔寔才能美好高妙,宜在朝廷任职。朝廷召拜他为议郎,升迁为大将军梁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在东观著文作书。又出京任五原太守,有惠政。
崔寔教授百姓制作工具以避免遭受寒冷之苦。当时胡虏侵入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吏民,崔寔整顿兵马,注重烽候,使胡虏不敢侵犯,常常成为边境最强的队伍。后来崔寔以病被征召,拜为议郎,又与各位儒学博士共同榷定《五经》。
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借宦官之力杀死梁冀,崔寔因是故吏而被免官,禁锢多年。
当时鲜卑多次侵犯边境,朝廷召命三公推举威武有谋略之士,司空黄琼推荐崔寔,拜为辽东太守。在赴任的路上,崔寔母亲刘氏病故,他上疏精求蹄归葬行丧。服丧之后,朝廷召拜他为尚书。崔寔以当时动乱不安,称病不理事,数月后被免官归家。
约建宁三年(170年),病故,家徒四壁立,没有殡敛费用,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颎为他准备棺椁葬具,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