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孔安国

孔安国(西汉官吏、经学家)

孔安国
孔安国(前150年-前90年),字子国,汉代鲁国人,孔丘后裔,孔滕字子襄之孙,孔忠字子贞之子。西汉官吏、经学家,著有《古文尚书》《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等作品。经典序录误作十二世孙。约自汉景帝元年,至汉昭帝末年间在世,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府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及《孝经》,皆蝌蚪文字,当时人都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传,定为五十八篇,谓之《古文尚书》,又著《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 全名孔安国
  • 子国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鲁国(今山东)
  • 出生日期公元前 150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 90年
  • 主要成就文章
  • 主要作品《古文尚书》《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孔安国立像

孔忠(字子贞)二子:长子孔武,次子孔安国。孔忠之父孔腾(字子襄)。孔腾之兄孔鲋。

安国少学《诗》于申培(申公),受《尚书》于伏生(伏胜),学识渊博,擅长经学。汉武帝时任博士,后为谏大夫,官至临淮太守。是司马迁的古文经学老师(司马迁的今文经学老师是董仲舒)。《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古文,也曾向他请教。后世尊其为先儒。

据传,汉鲁恭王刘余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较今天《尚书》多16篇,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成为“尚书古文学”的开创者。今传《尚书孔氏传》,一称《孔安国尚书传》,明清学者定为后人伪托。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