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陈祖东

陈祖东(清华大学水力系教授)

陈祖东
陈祖东,1912年生,又名陈华夫,是陈果夫、陈立夫的堂兄弟,浙江湖州人,清华大学水力系教授。抗战时主持过贵州兵工厂,文革时愤然于被追查自己与他人的“历史问题”,自缢于圆明园。

  • 中文名陈祖东
  • 出生地浙江湖州
  • 出生日期1912年
  • 逝世日期1968年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 职业教师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到美国、印度考察工程,

1938 年春, 广东石林兵工厂迁移到广西融县,旋即徙来桐梓县城郊傅家龙洞,搭简易工棚进行生产。随后迁来巩县、江陵、沈阳兵工厂, 合并为41 兵工厂。41 兵工厂生产任务重,抗日前线需要武器在急,动力发生困难。兵工厂厂长钟道昌(少将)与兵工总署俞大维商量,确定利用杨家河(也称天门河)的水力资源建造水电厂。并延聘中国工程学会会员及水利工程学会会员陈祖东(华夫)为总工程师负责电厂工程设计、修建及机器购置安装。

1940 年陈祖东毅然应聘,到41 兵工厂任动力处处长,具体负水电厂全面建设。

1949年任上海龙华飞机场总工程师,

1956年到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三级教授。

1966年,他成了所谓“反动学术权威”,遭到红卫兵的“批判斗争”。

1968年7月底,“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清华大学,接着把“工宣队”派到全国的每一个学校。“工宣队”到学校后,进一步加大了迫害的力度。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追查他自己和别人的“历史问题”。以前还可以认为迫害是红卫兵学生暂时的胡打乱闹,现在毛泽东派来了“工宣队”全面掌管学校,陈祖东意识到文革这一套已经成为不会改变的新制度了。1968年9月自杀前向他的家人谈过他的绝望心情。

1968年9月20日在圆明园废墟上吊自杀身亡,时年56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