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胡萍

胡萍(中国内地女演员、编剧、作家)

胡萍
胡萍,1910年(—说1913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中国内地女演员、编剧、作家。20世纪30年代初,在省立长沙女子中学读书时,因为家庭困难,就半工半读,胡萍不但长得娇美秀丽,而且文采极佳,将积蓄下来的钱全用来买票看戏、看电影。遇到了同是湖南人的田汉,就自信地毛遂自荐,热情的田汉见她极有前途,就带她到了上海,进入他创办的“南国剧社”。1933年秋,胡萍转入“艺华”影片公司,她在“艺华”主演或担任重要角色的影片有,史东山编导的《女人》(1934)、蔡楚生编导的《飞花村》(1934)、阳翰笙编导的《生之哀歌》(1935)、洪深编剧的《时势英雄》(1935)以及欧阳予倩的名作《新桃花扇》(1935)等。她因此成为了“艺华”公司的台柱,奠定了她在电影圈内的地位。1937年,胡萍在电影《夜半歌声》中演技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好评。主要作品有《姊姊的悲剧》《生之哀歌》《时势英雄》《青年进行曲》《夜半歌声》等。胡萍多才多艺,能编善演,被人称为“作家明星”。她曾在一家咖啡馆当服务员,田汉发现她具有演戏的天赋,就介绍她到上海进入戏剧界。抗日战争爆发后,胡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息影。曾经主演《夜半歌声》(1937),在中国电影史上留名的胡萍,她的最后归宿,至今众说纷纭,有1945年病死说,有去香港、广州说。最新的说法是胡萍在湘潭的弟弟曾在数年前,投书天津的一家报社寻找胡萍及其后人,胡萍的弟弟称胡萍在建国后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上世纪50年代后,随夫迁至天津。

  • 本名胡萍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湖南长沙
  • 出生日期1910年(一说1913年)
  • 毕业院校长沙女子中学
  • 代表作品姊姊的悲剧、生之哀歌、时势英雄、青年进行曲、夜半歌声
  • 职业演员、编剧

早年经历

胡萍,1910年(一说191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世纪30年代初,当她在省立长沙女子中学读书时,因为家庭困难,她就半工半读,曾在咖啡厅做过女招待,将辛苦赚来的钱付学费、过日子。胡萍不但长得娇美秀丽,而且文采极佳,是个才华横溢的学生,同时她酷爱文艺,将积蓄下来的钱全用来买票看戏、看电影。中学毕业后,出于对戏剧的爱好,胡萍想当一名演员。可是当时长沙并无剧团。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同是湖南人的田汉,就自信地毛遂自荐,热情的田汉见她极有前途,就带她到了上海,进入他创办的“南国剧社”。胡萍

演艺经历

在“南国剧社”,胡萍参加演出了《街头人》、《乱钟》等舞台剧。胡萍从来未曾演过戏,也没受过戏剧基本训练,然而凭她的天赋才气和刻苦自学,终于在演出话剧《苏州夜话》时一举成名。后来,田汉还介绍她加入了“左翼戏剧家联盟”。1931年,胡萍进入电影界,先后在“友联”和“白虹”参演了《海上英雄》(1931)和《绿林艳史》两部影片。1932年她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成为一名进步电影工作者。

1932年至1933年,它在“明星”参加拍摄了七部影片,其中的《恋爱与生命》(1932)和《姊姊的悲剧》(1933)两片由她担任女主角。《姊姊的悲剧》的剧本由她编写,高梨痕出任导演,男主角是郑正秋。1933年秋,她转入艺华影片公司,主演了《烈焰》一片。1933年的影片《姊姊的悲剧》的剧本是胡萍自己写的,由高梨痕导演,男主角是郑小秋。她自编自演,不但发挥了表演的才能,而且还显示了她的文学禀赋,所以人们称她为“作家明星”。电影《青年进行曲》(1937)宣传照:胡萍第二位绿林艳史剧照电影《新桃花扇》(1935)剧照:左为金焰,右为胡萍电影《人之初》(1935)剧照:胡萍(右)饰素珍胡萍主演的电影《狂欢之夜》(1936)特刊封面电影《夜半歌声》(1937)中国台湾版DVD封套电影《时势英雄》(1935)剧照

1933年秋,胡萍转入“艺华”影片公司,她在“艺华”主演或担任重要角色的影片有,史东山编导的《女人》(1934)、蔡楚生编导的《飞花村》(1934)、阳翰笙编导的《生之哀歌》(1935)、洪深编剧的《时势英雄》(1935)以及欧阳予倩的名作《新桃花扇》(1935)等。她因此成为了“艺华”公司的台柱,奠定了她在电影圈内的地位。1937年,胡萍在电影《夜半歌声》中演技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获得好评。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息影,因而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下落。

归宿成谜

胡萍最后的归宿,至今众说纷纭,有1945年病死说,有去香港、广州说。抗战期间,胡萍因抗战而到了重庆。她此后的际遇,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大武汉撤退后,她去了香港,改着西服男装,出入交际场合,又结交了一个富家子,但行踪诡秘。另一个版本,是传说她成为女谍,化妆打入日军内部套取情报,不知所终,多半是牺牲了。不过也有人发现,胡萍“文革”之后仍然在长沙,有人在长沙街头看见过她。最新的说法是胡萍在湘潭的弟弟曾在数年前,投书天津的一家报社寻找胡萍及其后人,胡萍的弟弟称胡萍在建国后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上世纪50年代后,随夫迁至天津。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