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杰书

爱新觉罗·杰书(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爱新觉罗·杰书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顺治六年(1649年),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勒。礼亲王世袭铁帽子亲王爵位,由满达海之子常阿岱转由杰书承袭,改封康亲王。三藩之乱起,拜正白旗都统,授征南大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年),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浙江,直捣福州。耿精忠大势已去,亲自前往投诚,平定耿精忠叛乱。同时,台湾郑经令部将许耀率军万兵攻打福州,为杰书所败。康熙十九年(1680年),台湾郑经溃败后,清军收复沿海厦门、金门、铜山等地。郑经兵败,率领残部逃回台澎地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杰书逝世,谥号为良。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645年
  • 逝世日期1697年
  • 主要成就平定耿精忠叛乱,击败郑经
  • 本名爱新觉罗·杰书
  • 旗籍满洲正白旗
  • 封爵康亲王
  • 谥号

承袭爵位

顺治二年(1645年),杰书出生。他是惠顺亲王爱新觉罗·祜塞的第三子。祜塞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代善的第八子。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祜塞封镇国公,同年卒。以杰书兄爱新觉罗·精济袭封镇国公,晋多罗郡王,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卒,谥怀愍。

十月,杰书袭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加号曰康。顺治十五年(1658年)五月,以杰书爵追封其父祜塞为多罗郡王,谥惠顺。

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二月,巽亲王常阿岱因其父满达海(祜塞的兄长)被追论以前的罪过,降爵为贝勒。礼亲王一系转由杰书承袭和硕亲王爵位,并改封为康亲王(因杰书袭爵前为康郡王)。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追赠其父祜塞为亲王。

讨平浙闽

主词条:清平耿精忠之战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据福建反,分兵犯浙江、江西。六月,康熙帝命杰书为大将军,同贝子爱新觉罗·傅喇塔率领大军南下讨伐耿精忠的军队。九月,大军到达浙江金华的时候,温州、处州两地已经陷落了。总督李之芳驻衢州,破叛军于焦园紫琅山。耿精忠的大将徐尚朝率领五万人进犯金华,杰书命令都统巴雅尔、副都统玛哈达迎击徐尚朝,斩叛将吴荣先等三十余人,歼灭叛军二万人。十二月,徐尚朝不甘失败,率马步兵三万人、土寇二万再次来进犯金华,巴雅尔和总兵陈世凯一起攻破了叛军在积道山的大营,歼敌两万余人,克复永康、缙云两地,叛将冯公辅由义乌逃到武义,杰书遣署前锋统领希福追踪到苦竹岭,斩获甚众。耿精忠的大将沙有祥盘踞在桃花岭,控制着处州的要道,玛哈达与总兵李荣率军攻击他,沙有祥溃败而逃。副都统穆赫林又败沙有祥于白水洋。

清平三藩之乱形势康熙十四年(1675年),杰书克复处州和仙居。徐尚朝等人仍然占据着宣平、松阳,多次想要攻打处州。都统拉哈达和诸位将领一起防御他,在石塘大、石佛岭、大王岭以东的陇隘口上套寨、下五塘等地大破叛军。康熙帝下诏宁海将军傅喇塔从黄岩进取温州,让杰书从衢州进入,杰书上书说:“处州敌人非常机警,我们兵力单薄不能贸然进入。”康熙帝对他说:“你驻守金华,马上就接近两年了,单单与敌军书信往来,而你自己不亲自率兵进剿,叛军什么时候才能剿灭啊?你应该马上就去进剿。”

康熙十五年(1676年),杰书率大军从金华转移到衢州,耿精忠的大将马九玉在大溪滩屯守军队抗拒清军的进入。杰书都督诸将的兵马奋力进攻他,叛军的伏兵四起,与清军遭遇恶战。杰书坐镇古庙的一旁指挥大军,古庙被叛军的火器所穿,杰书的卫兵将门窗盖在身上作为隐蔽,唯独杰书谈笑自若,坐镇指挥,所以各路的清军都士气旺盛,奋力攻击。耿精忠的军队大败,溪水都被染成了红色的。杰书下令偃旗息鼓,一日夜行数百里,乘着晚上攻克了江山,进而克复常山,逼近闽浙交界的仙霞关。耿精忠的大将金应虎收集船舶转移到隔岸的位置,使得清军无法渡河。杰书下令要大军沿着河滩向西行进,找到水浅的地方渡过了河。耿精忠的军队看到清军过了河,立马陷入崩溃的境地,金应虎不战而降。杰书一鼓作气攻占浦城,下檄书敦促耿精忠投降。然后大军继续前进,攻克了建阳,并且平定了建宁、延平二府。耿精忠派遣他的儿子耿显祚迎击清军的进攻,杰书向耿精忠许诺赦免其死罪,耿精忠请求投降清军。

镇守福建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杰书的大军进入福州,耿精忠请求跟从清军讨伐郑经以赎其死罪,杰书同意了他的要求。郑经的大将许耀率领三万人进攻福州,驻扎在乌龙江以南的小门山、真凤山,杰书派遣拉哈达等人击退了他们。并且上书康熙帝说:“耿精忠跟从大军征讨郑经,他的两个弟弟耿昭忠、耿聚忠,应该留下一个镇守福州,管辖他的属民。”又上书说:“福建的军队数量已经设置了合适的数量,耿精忠管辖的军队不少于此数,左右两镇的兵马应该一并裁撤。温州总兵祖弘勋、藩下总兵曾养性两部兵马,应该转移到别处。”康熙帝命耿昭忠为镇平将军,驻福州,其他的都听从了杰书的建议。杰书派遣击败郑经的大将吴淑驻扎在浦塘,进取邵武。清军再次进入,泰宁、汀州及所属诸县都被攻下。

郑经对大陆的侵袭康熙十六年(1677年),拉哈达败在白茅山、太平山大败郑经的军队,攻破二十六处大营,攻克兴化,克复了泉州、漳州。

奏捷的奏章到了京师,康熙帝下诏褒奖杰书的功勋。杰书令拉哈达等人率兵与耿精忠一起率军进取潮州,谋划进入广东。郑经的兵马攻陷平和,逼进海澄,清军副都统穆赫林等人守护这里将近七年,清军援兵迟迟不到来,所以海澄与长泰一起陷落。因此杰书上书康熙帝请罪,康熙帝下旨等到大军回师的时候再议论罪责。郑经的兵马又攻破了同安、惠安,杰书派遣大军进攻郑经并且恢复了这些地方,一起克服了长泰,在柯铿山、万松关等地大败敌军,又派遣大军攻破江东桥、石卫寨。

康熙十八年(1679年),杰书率军在郭塘、欧溪头与郑经的军队大战,屡次击败郑经的军队。敌军进犯江东桥,杰书率军击退了他们。清军副都统吉勒塔布在鳌头山大败郑经的军队,沃申收复了东石城。

康熙十九年(1680年),沃申平定了大定、小定、玉洲、石马等地,攻克了海澄。清军水军提督万正色攻克海坛,拉哈达等人攻克厦门、金门,都统赉塔攻克铜山。郑经只能率领残部回到台湾。

召回京师

耿精忠投降清朝之后,再次怀有异志,杰书上书康熙帝请求逮捕耿精忠。康熙帝令杰书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耿精忠让他入见康熙帝,同时召杰书的大军回京,留下三千八旗兵分别守卫福州、泉州、漳州。十月,杰书率大军回到京师,康熙帝率诸王、大臣到卢沟桥迎接并且慰劳他们。十一月,命预议政。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追论杰书在金华不肯主动进军打击叛军以及迟迟不肯救援海澄导致失守的罪过,夺其军功,并且罚俸一年。

晚年逝世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噶尔丹的势力越来越大,威胁清朝的统治。七月,杰书再次受命领兵西出张家口,将大军屯守在归化城,以防备愈加跋扈的噶尔丹的入侵。后以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将抵乌兰布通,诏移师会之,至则贼已窜。十月,撤还。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闰三月,杰书逝世,年五十三岁,朝廷给予杰书谥号“良”,建碑墓道。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