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征
爱新觉罗·杜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孙、广略贝勒褚英的长子,生于万历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1597年11月6日)。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褚英被努尔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处死。
杜度初授台吉。天命九年(1624年),内喀尔喀巴约特部台吉恩格德尔请求内附后金,杜度跟从贝勒代善迎接他们归降,被封为贝勒。
天聪元年(1627年),杜度跟从二贝勒阿敏、贝勒岳托等讨伐朝鲜,屡战屡胜。朝鲜国王李倧大惧,遣使议和,诸贝勒许之。阿敏欲直趋平壤,谓杜度可同往,杜度变色:“皇上乃吾叔父,何可远离耶?”于是,与岳托等议定盟约而还。
天聪二年(1628年)二月,皇太极征伐多罗特部,命杜度留守都城。
征讨明朝
天聪三年(1629年)十一月,跟从皇太极攻伐大明,逼近北京,与大贝勒代善等大败来援的明朝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又与贝勒济尔哈朗、阿巴泰等一起攻打通州,焚毁明朝的船只,攻克张家湾。十二月,班师回军,到蓟州的时候,山海关来的五千明朝援军来到,杜度与代善亲自冲锋陷阵以致足部受伤,驻军于遵化。
天聪四年(1630年)正月,明兵攻遵化,杜度斩其副将,获驼马千计。
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皇太极征明,以杜度留守。
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大军征察哈尔,杜度仍留守。
天聪七年(1633年)三月,奉命监筑鹻塲城。五月,明将孔有德、耿仲明渡海来降,惧明及朝鲜兵阻截,杜度与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一起赴镇江迎接他们归来,护其眷口辎重,明及朝鲜兵不敢追。六月,皇太极向大臣们询问,打明朝、朝鲜、察哈尔这三个地方,先打哪个,杜度说:“朝鲜已经在我们掌握之中了,可以暂时缓一下。察哈尔如果逼近,可以征讨它。如果距离尚且很远,可以取山西大同边境的地区,以观其势。如果逼近察哈尔,则往征之。察哈尔若败遁,则深入进攻明朝。若破察哈尔,天下自然胆裂。”
天聪八年(1634年),杜度奉命驻守海州。
崇德时期
崇德元年(1636年),杜度进封为多罗安平贝勒(满语为doro i elehun beile,音译“多罗厄勒红贝勒”)。海州河口的守将伊勒慎禀报明朝将造巨舰一百余艘截断辽河,皇太极命杜度领兵攻击并打败明军,然后回军。同年冬天,皇太极亲自征讨朝鲜,杜度护辎重在后面,攻略皮岛、云从岛、大花岛、铁山岛等地。居民先遁,焚其庐舍。
崇德二年(1637年)二月,逼近临津江。就在前一天河里的冰都融化,但是傍晚降下大雪,冰又结合,大军全部渡过。皇太极听说之后说:“这是天意啊!”杜度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取朝鲜江华岛,击败朝鲜的水军并攻克,朝鲜投降。
崇德三年(1638年)二月,皇太极亲征喀尔喀,杜度同代善、济尔哈朗留守,并监筑辽阳都尔弼城。是月,明朝石城岛总兵沈志祥降清,杜度运米济之。八月,多尔衮统率左翼、岳讬统率右翼讨伐明朝,杜度为岳讬的副将。大军到达密云东北墙子岭,明军千余人前来迎战,杜度监督王延祚等击败之。清军进攻墙子岭堡,分军相继攻破黑峪关、古北口、黄崖口、马兰峪等地。岳讬病死于军中,杜度总领军事。与多尔衮会师通州河西,越过北京到了涿州,向西到了山西,向南到达济南,攻克城池二十座,招降了两座城池。一共经历了十六战全部大捷,杀明朝总督以下的官员有一百多名,俘虏人数达20多万。出青山口班师回朝,在太平寨夺取关隘行走。
崇德四年(1639年)四月,大军回到盛京,皇太极赐给他骆驼一匹、马两匹、白银五千两,命他掌管礼部。并且攻略锦州、宁远。
崇德五年(1640年),代济尔哈朗在义州屯田,割掉锦州的麦子,遇到明军并击败了他们,攻克锦州九座台、小凌河西两座台。明朝的蓟辽总督洪承畴领兵四万在杏山城外扎营,杜度与豪格一起击败了洪承畴,歼灭运粮兵三百名。前往锦州引诱明军出战迎战并再次击败他们,缴获大凌河海口的船,追杀侵犯义州的明军。同年冬天,再次围困锦州。
崇德六年(1641年),攻打广宁,击败明朝松山、锦州的援兵。因为跟从多尔衮离开并前往远处驻扎,就私自回去,被皇太极削爵,罚银二千两。再次围困锦州,大败明军于松山。这年秋天,再次跟从皇太极讨伐明朝,留下继续攻打锦州。
晚年病逝
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初七日,杜度病逝,时年四十六岁。他病逝的时候,各位贝勒大臣正在笃恭殿同皇太极议论出征的事情,皇太极听说后为之罢朝,并命护军统领图赖等前往祭奠,以其长子杜尔祜降袭镇国公。
雍正二年(1724年),立碑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