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保泰,清朝宗室,生于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年)四月初七日(5月13日),生母为裕宪亲王福全侧福晋瓜尔佳氏。
裕宪亲王福全共有六子:长子昌全、次子詹升、三子保泰、四子保按、五子保寿(《清史稿》误作保绶)、六子保永。其中长子、次子、四子和六子均为幼年夭折,只有第三子保泰和第五子保寿长大成人,故而保泰名义上为第三子,但实际则是长子。(《清实录》中即称其为裕亲王长子)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四月初五日(5月1日),21岁的保泰以“裕亲王福全长子”的身份,被康熙皇帝封为亲王世子。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裕亲王福全病逝,十月二十八日,世子保泰被册封为和硕裕亲王。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七日,奉命管理理藩院事务,五月十八日,加任镶黄旗满洲都统,七月议政,九月又兼任镶白旗汉军都统。
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管理礼部,四月初八日,任宗人府宗令,负责管理皇族事务。
雍正二年尚处于康熙皇帝死后的国丧期间,保泰居然“在家唱戏为乐”,“又迎合廉亲王允禩”,因此获罪。十一月二十二日,雍正皇帝下旨将保泰革去王爵,其王爵另择应袭之人承袭。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改封保泰同母弟保寿的长子广宁为裕亲王,是为第三代裕亲王。不久,保寿因其子广宁的缘故,也被追封为亲王,并赐予谥号曰“悼”,史称“裕悼亲王”。
雍正八年(1730年),已革裕亲王保泰在困顿中悄然离世,享年49岁。因其生前爵位被削,故死后未予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