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两党争构,是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吴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源于太子孙和...[详细]
董允死后,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一跃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并排挤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详细]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详细]
264年,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被拥立为帝,是三国时期吴国最后的皇帝。孙皓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280年,吴国被...[详细]
魏也不轻易上当,派使者到吴国要吴太子入魏作人质,但被孙权拒绝。曹丕大怒,于三年出兵攻吴。十月,孙权临江据守,曹丕也决定亲征攻打东吴。魏军围攻江陵好几个月,没有成...[详细]
三国时期,在蜀汉的南部,即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当时称为“南中”,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为“西南夷”。但蜀在南中的统治极不巩固。这时雍闿已被高定的部下杀...[详细]
蜀建兴十二年八月,政治家、军事家、蜀丞相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北伐的军中,终年54岁。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以才学被称为“卧龙”。随即成为刘备的谋主。刘备...[详细]
孙权称帝,是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东汉末年,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在军阀混战中,据有江东六郡。不久,年仅18岁的孙权接替了哥哥职位,成为江东最高统治者。...[详细]
蜀将姜维继承蜀相诸葛亮遗愿,连年对魏用兵,希望一统中原。蜀国人怨声四起,姜维上书谢罪,自求贬官。次年二月,姜维退还成都。姜维连年用兵,大大损耗了蜀国国力,灭亡已...[详细]
曹丕虽在政治上建树不多,但在文学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与其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他以皇帝的身份高度评价了文学的社...[详细]
滇国(前278年——前109年),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部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
隆中对
儒家四大家族
十全武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秦灭周
将相和
光武中兴
宋朝经济
水淹七军
孙权的癖好最为独特,他给自已的父亲孙坚立了一座庙。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史称“东吴大帝”,三
三国名将中排名在关羽之前的典韦是哪里赢了他
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而曹操的反应如何 ?
三国谋士诸葛亮出山那么晚为何不是投奔曹操?
三国刘备摔阿斗,是为了收买人心吗?
三国无法解释的迷案:刘备和诸葛亮到底想做啥?
三国演义中关羽最初是什么职业?他在逃亡途中竟卖过枣
来敏一生多少岁?三国来敏人物生平简介
巧舌如簧:三国史上最经典的十场辩答都是何人?
三国时期还有另外一个政权 演义中被抹掉的国家是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