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虏乱又称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间,清军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这是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在韩国史书中又被称为丙子胡乱(병자호란)。丙...[详细]
为确保能长期稳定地在南亚次大陆获取经济利益,英国人提出了“拱卫印度安全”的战略思想,核心内容包括:三个缓冲区、两个同心圆和一个内湖。“英国管理下的西藏”,便是这...[详细]
云南回民起义,1856年(清咸丰六年)6月至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5月,云南回族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坚持了18年的云南回民起义最终失败。[详细]
廓藏战争是西藏人民和尼泊尔廓尔喀民族之间的战争,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在西藏首领的退让下,将钱财和土地给了廓尔喀民族,第二次在清政府的支援下取得了胜利,第三次以签...[详细]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至道光七年(1827年),清军在新疆歼灭张格尔叛乱集团的战争。 张格尔叛乱主要是英国侵略势力支持下的民族分裂叛乱,但清朝地方统治者压迫新疆维吾...[详细]
廓尔喀之役,又称清反击廓尔喀之战、清平定廓尔喀,尼泊尔方面称为尼泊尔—中国战争(尼泊尔语 Nepāl-Chīn Yuddh),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反击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我国西...[详细]
癸酉之变,或称天理教起事、八卦教起事,指中国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发生的一次天理教军队进攻北京紫禁城的事件。天理教起事领袖首领为林清。[详细]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详细]
川楚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4年),指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清起义的事件。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教徒。始爆发于...[详细]
平定苗疆也称之为平复大小金川,是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之一。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湖南、贵州的苗民在石三堡、石柳邓、吴半生等人的率领下起义。清政府先后派...[详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英国有过装备弯刀的廓尔喀部队和梅支队,美国的“海豹”突击队,中国现有的“雪
秦霸西戎
明朝宗室
现代主义音乐
万古伤心白帝城——夷陵之战始末
割发代首
孤竹国
西凉军团如何将汉王朝送入坟墓
后赵
众叛亲离
皇帝是古代权利最高的象征,不过历史上勤劳的皇帝始终还是少数,大部分的皇帝都是随着自己性子做事,不在乎
清朝时期是可以买官的 换做现在大概是多少人民币
清史稿的体例:大体上参照了清朝编写的《明史》
清缅战争历时7年才结束 清朝真的获胜了吗
惊人秘密!清朝皇帝大多数都死于冬天
揭秘清朝的最后三位皇帝为何不能生孩子?
解密:日本钱币为什么一段时间曾占领清朝市场?
清朝两个掌握大权的女人 孝庄与慈禧谁更牛
清朝中秋节:皇帝过3天 慈禧为什么过5天?
未解之谜:大清朝光绪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