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黡,春秋时期晋国人,姬姓,栾氏,名黡,谥桓,故称栾桓子。
父亲是栾书,谥号栾武子,曾担任晋国的中军将(晋国军、政最高长官,除国君外的晋国一把手)。娶范宣子士匄之女栾祁为妻,生子栾盈。
前575年,鄢陵之战,晋国派栾黡向鲁国乞师。
前573年,栾黡的父亲、时任晋国中军将的栾书伙同上军佐中行偃弑杀国君晋厉公,然后迎立晋襄公的曾孙姬周担任国君,是为晋悼公。
晋悼公即位时年仅十四岁,栾书迎立他只是想把他当作傀儡控制起来,以便继续执掌晋国大权。没想到晋悼公虽然年幼,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智慧,他一上位就凭借一番高超的政治手段,在几个月内就把栾书废掉,提拔忠厚老实的韩厥担任中军将,从而快速掌控晋国大权。
栾书被废掉后,栾黡接替父亲,担任晋国下军将(除国君外的晋国五把手)一职,也许是他的父亲有弑君的前科,因而国君对他多有防范,以致于栾黡直到去世时,其职位依然是下军将。
前572年,栾黡率晋军联合鲁国、卫国、曹国、莒国、滕国、薛国、邾国,帮助宋国华元攻打在彭城的鱼石。
前564年,栾黡参与晋国、齐国、鲁国、宋国、卫国、曹国、莒国、滕国、薛国、邾国、杞国、小邾国十二国诸侯伐郑国。
前559年,迁延之役,栾黡参与晋国、齐国、鲁国、宋国、郑国、卫国、曹国、莒国、滕国、薛国、邾国、杞国、小邾国十三国诸侯伐秦国。栾黡的栾针弟弟伙同士鞅冲击秦军军阵,结果栾针战死,而士鞅平安归来,于是栾黡对自己的岳父士匄说:“我的兄弟本来不想前去,但你的儿子却叫他去。现在我的兄弟战死,你的儿子回来,这是你的儿子杀了我的兄弟。如果不赶走他,我也要杀死他。”于是士鞅逃亡到秦国,从此,栾氏、范氏交恶。
前557年,湛阪之战,栾黡随中军将中行偃攻楚,大败楚军于湛阪(今河南平顶山市区湛河以北),此战是晋楚争霸战争最后一战,晋国自晋景公以来施行的“联吴制楚”政策终于取得成效,随着吴国的崛起,从而不断的对楚国进行骚扰,以致楚国再无力与晋国争夺霸权。
前556年,栾黡病逝,其子栾盈接替父亲职位,担任晋国下军佐。
前552年,栾黡的妻子栾祁和家臣州宾私通,栾盈发现了母亲这件丑事,栾祁害怕被儿子讨伐,于是向自己的父亲、时任晋国中军将的士匄造谣,诬陷自己的儿子谋反,本来栾氏、范氏就已结怨,如此大好良机士匄岂能错过,于是他趁机作伪证,把栾盈赶出了晋国,并且杀掉了栾氏一系的官员。
前550年,栾盈在齐国的帮助下回国夺权,结果失败被杀,自此,栾氏一系彻底退出晋国政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