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苻融

苻融(前秦宗室大臣)

苻融
苻融(?~383年),字博休,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河北省临漳县)。前秦宗室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征东大将军,封爵阳平郡公。惠武帝苻洪之孙,文桓帝苻雄之子,宣昭帝苻坚之弟。苻融容貌美丽,聪慧明辩,文武双全,宽仁爱士,自幼深受长辈亲朋的宠爱。皇始年间,景明帝苻健欲封其为安乐郡王,苻融上书请辞。永兴元年(357年),宣昭帝苻坚即位,苻融出任侍中、中军将军,受封阳平郡公。甘露、建元年间,历任司隶校尉、车骑大将军、中书监、宗正、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子太傅、录尚书事,苻融以明察善断著称,受到满朝公卿的称赞。建元十一年(375年),清河武侯王猛薨逝,苻融遂用“萧规曹随”之法,维持国家正常运转,任内重用关东士族,与清河人崔宏结为知交好友,于冀州开设学宫,大兴文教,所在盗贼止息,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苻融文学天赋异禀,著有《浮图赋》,深受世人的喜爱,时人将苻融比做王粲。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意欲讨伐东晋,苻融提出反对意见,但未被采纳。建元十九年(383年),宣昭帝苻坚加封苻融为征东大将军,参与淝水之战,苻融率军攻克寿春,俘虏晋将徐元喜,后在与晋军的交锋中意外落马遇害。前秦朝廷追赠大司马,谥号哀公。

  • 全名苻融
  • 别名苻博休、阳平哀公
  • 博休
  • 谥号
  • 封号阳平公
  • 所处时代魏晋南北朝
  • 民族族群氐族
  • 出生地邺城
  • 逝世日期383年
  • 逝世地淮南
  • 主要成就治理关东,路不拾遗,百姓安康著《浮图赋》开设学宫,提倡文教整顿法令,提拔人才
  • 主要作品《浮图赋》
  • 本名蒲融
  • 籍贯略阳郡临渭县
  • 所属国家前秦

宰辅之名

苻融,字博休,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人,出生于后赵国都邺城。前秦宗室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征东大将军,封爵阳平郡公。惠武帝苻洪之孙,文桓帝苻雄与明德皇后(苟太后)的爱子,宣昭帝苻坚之弟。

苻融自幼聪慧早成,文武双全,身材修长,容貌美丽。苻融的伯父景明帝苻健在位时期,想要册封他为安乐王,苻融上疏再三辞让,苻健觉得侄子很奇异,说:“姑且先成全我家侄儿隐居不仕的节操吧。”封王之事便就此作罢。皇太子苻生也很喜爱苻融的器度和外貌,常让他在身边陪伴,苻融不满二十岁就有了宰辅大臣的声望。长大后美名更高,受到了朝野的瞩目。

苻坚重用

寿光三年(357年)六月,东海王苻坚发动政变,废杀暴君苻生,后苻坚在长安太极殿即天王位,改年号为永兴,大封文武百官,任命苻融为侍中,封爵阳平郡公。不久,苻融担任中军将军。

苻融聪慧明辩,惊才绝艳,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即使是释道安也不能超过他。耳朵听过一遍就能背诵,过目不忘,当时人把他与王粲相比。曾著《浮图赋》,文辞壮丽清新丰富,世人都很珍爱。从未登高不作赋,临丧不作诛,朱肜、赵整等人都推许他的文思美妙敏捷。苻融文韬武略,善于骑射击刺,是百夫之敌,综合衡量内外政务,整顿刑法政令,进用贤才处理积压的事务,是王猛之流的人。苻融尤其善于断案,奸邪无所逃避,所以受到了宣昭帝苻坚的委任。

如此审案

后来,苻融担任司隶校尉。当时京兆人董丰在外游学三年后回来,路过在妻子家住宿。这天晚上妻子被人杀害,妻兄怀疑是董丰所为,把董丰送官。董丰受不了刑罚拷打,屈打成招承认自己杀妻。苻融审察后怀疑,问他说:“你出门往返,路上有遇到什么怪异的事以及卜筮吗?”董丰说:“当初将要出发时,晚上梦见乘马南渡河流,返过来又北渡,又从北向南,马停在水中,鞭打也不走。低下头看,看见有两个太阳在水中,马左边白而湿,右边黑而干。醒来后心跳,窃以为不吉祥。回来的晚上,又做了同样的梦。去问占卜的人,占卜的人说:‘有刑狱之忧,远离三枕,避开三沐。’到家后,妻子为我打水沐浴,晚上给我枕头。我记起占卜人的话,都避开了。妻子就自己沐浴,枕着枕头睡觉。”苻融说:“我已经知道了。《周易》中《坎》为水,马为《离》,梦乘马南渡,接着从北往南,从《坎》到《离》。三爻相同而变,变而成为《离》。《离》为仲女,《坎》为仲男。两个太阳,是二夫的象征。《坎》是执法官吏。官吏讯问其夫,妇人流血而死。《坎》卦二阴一阳,《离》卦二阳一阴,相接续交换位置。《离》下《坎》上,《既济》,周文王遇到被囚在擅垦,有礼则能活,无礼就会死。马左边湿,湿,是水,左边水右边马,是个冯字。两个日,是个昌字。是冯昌杀了她吧!”于是追查,抓到冯昌审问,冯昌全都招供,说:“本来与他妻子谋杀董丰,约好以新沐浴枕着枕头为记号,是此误杀了妇人。”

孝母爱士

在冀州时,有个老太婆在路上碰到强盗抢劫她,老太婆高喊抓强盗,路上的行人替她去追赶。抓到强盗后,强盗反而诬赖是这个行人抢劫。当时天色已晚,老太婆和路上的人谁也分不清孰是孰非,就把他们俩人一起送官。苻融看见了笑着说:“这很容易搞清楚,让两个人一起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不是强盗。”一会儿他们回来,苻融严厉地对跑在后面的那个人说:“你是真正的强盗,为什么要诬赖别人!”他揭发隐蔽的奸邪,都类似此样。所在之地盗贼止息,路不拾遗。苻坚及朝廷大臣都很叹服,州郡中的疑案无不请苻融判定。苻融观色察形,无不彻底查清案情。虽然镇守关东,但是前秦朝廷的大事无不用驿马奔驰来与他商议。

苻融极为孝顺,刚到冀州时,派使者询问苟太后的情况,有时一天要两三次。苻坚认为苻融的询问太过频繁,准许他每月派一次人。后来上疏请求回京侍养,苻坚派使者慰问晓谕不同意。过了很久,召入京师拜任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太子太傅、宗正、录尚书事。不久转任司徒,苻融苦苦辞让不受。苻融当将领善用谋略,喜好施舍贫困,爱护底层士卒,主持一方征伐,必定有大功。

劝谏不纳

宣昭帝苻坚有了夺取荆、扬之意后,当时慕容垂、姚苌等人常以平吴封禅的事劝说苻坚,苻坚认为江东可以平定,也就是不到睡一宿觉的事。苻融引用老子之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从“穷兵黩武可能导致国家灭亡”和“东晋更具正统性”两个方面劝谏苻坚不要兴兵伐晋。苻坚则认为帝王正统历数无常,关键在于是否有德,并以季汉后主刘禅虽为汉室正统而终为曹魏所灭来驳斥苻融,批评苻融不知变通。

苻坚将要攻打东晋时,苻融再次恳切劝谏说:“陛下听信鲜卑、羌虏的谄谀之言,采纳良家少年能言善辩的话,臣担心不但不会成功,而且要大势已去。慕容垂、姚苌都是我们的仇敌,希望听到有风云变化,企图藉此以逞凶狂。少年等都是富家子弟,希望参与军旅之事,随便说花言巧语巴结人的话,以迎合陛下的心意,不足以采纳。”苻坚不听。后来前秦在淮南大败,慕容垂、姚苌反叛,苻坚的哀伤悔恨更加深切。

兵败牺牲

建元十九年(383年),宣昭帝苻坚任命苻融为征东大将军,命其率领二十五万先锋步骑南下,令其攻克寿阳,然后自己率领大军会合。最终苻融攻克寿阳,俘虏东晋将领徐元喜,苻融任命征东参军郭褒为淮南太守。后来交战当中,刘牢之率领的晋军略获小胜,前秦军士气稍挫。然后两军在淝水两岸对垒,秦军在淝水的西侧,晋军在淝水的东侧。

不久,东晋将领谢玄致书苻融,希望秦军可以稍稍后退,使晋军渡河后作战。诸将认为应该固守阵地,不让晋军渡河,待后方军队集结完毕再发动进攻,但苻融想要在晋军渡河时发动攻击,苻坚对此也表示赞同,所以接受谢玄的要求,号令全军后退。可就在此时,前凉末代国主张天锡和东晋降将朱序、徐元喜叛变,在军队后退时突然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从背后袭击前秦军马,使秦军受到前后夹击而溃散大败。苻融马倒被杀,前秦军队遂大败。苻融死后,前秦朝廷追赠大司马,谥号哀公。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