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祖籍江西,南宋时迁到湖南后,世居湘阴。湘阴离省城长沙很近,约三十公里,濒临洞庭湖,湘水绕贯全县,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左氏是当地大姓之一,代有闻人。
按《湘阴县图志》氏族表,左天眷为左宗棠九世祖。湘阴左氏一族,以左宗棠最为出类拔萃,所称侯、伯、轻车都尉、大学士、总督、巡抚、太常寺卿,实际都是指左宗棠一人。
左宗棠的父亲名观澜,字晏臣,又号春航,也是秀才(县学生),因为家贫,祖先传下数十亩薄田,不足以供养9口之家,他终年在外开馆授徒。塾师的收入微薄,平时仅能维持温饱,遇到荒年,粮食就买不起了,余夫人只得用糠屑作饼给家人充饥。虽然是一户读书人家,过的却是最底层的生活。
左宗棠6岁开始读《论语》和《孟子》。他接受能力很强,每天早早就背诵完功课,于是蹦蹦跳跳地到各处玩耍,有时还遛到哥哥们身旁,听听父亲讲课。因为是父亲宠爱的幼子,哥哥和同学们都让他几分。春航公也不大管他。他在书馆里愈加得意洋洋,有一个和他同岁的同学,叫左世望(字叔豫),是长沙人,和他就大不一样了。左世望字写得不好,左观澜督责他很严,他整天伏案写字,目不旁视,战战兢兢,眼里还含着泪水。左宗棠在一旁看着,很同情他。对他勤学苦练,也很佩服。左世望后来文章写得很好,但是考试不得意,只作了一名训导小官,几十年后左宗棠和他仍互通音信。
左宗棠在19岁前,一直和哥哥跟随父亲读书。左观澜对两个哥哥督责很严,他们读书都很勤奋,尤其是二哥左宗植学习优异,12岁就中了秀才。隔了3年,大哥左宗械也考中秀才。左宗棠9岁开始学作制艺(八股文),也读些历史书。他很仰慕古代那些有成就、有节气的人物。他从小就自高自大,喜欢开玩笑、说大话,自认为天下事没有什么不可以办到的。
十四五岁时,他作文熟练了,自以为八股文写得很好。他的笔下快捷,每当完成一篇文章,就自己夸耀一番,还拿给同学看。同学们看到他的稚态,也不和他争论,只是微笑不语。他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觉得很可笑,但也很有趣。
左观澜辛苦了一生,还欠了一身债。他经受不了接连丧子、丧妻的痛苦,道光十年(1830年),即余夫人逝世后2年多,也在长沙病逝。他和余夫人都只活了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