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贞是后梁太祖朱温与元贞皇后张惠的嫡子,郢王朱友珪异母弟。他容貌仪表俊美,性格沉稳,寡言少语,喜欢与儒士交往。唐光化三年授职河南府参军。朱温称帝建梁后他被封为均王,后又先后担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官职。
乾化二年(912年),友贞兄郢王朱友珪弑父夺位,改元“风历”,以朱友贞为东京留守、开封尹。
因为朱友珪是凭借军事政变、弑父
而登上皇位的,在义与孝上都站不住脚,所以群臣都不依附他 。凤历元年(913年),朱友贞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二月,他们打起“除凶逆,复大仇”的旗号,联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兴师问罪。 后发动洛阳禁军兵变,朱友珪自杀,朱友贞即帝位,改名为锽,后再改名为瑱。 当年复乾化年号,是为乾化三年。 后改年号贞明、龙德。
在五代,他是通过兵变夺取皇位的第一人,为以后的兵变提供了效仿的先例。
乾化五年(915年)十月,康王朱友孜谋反,被诛灭。当天晚上,朱友贞正在寝宫里熟睡,忽然听到枕边的宝剑发出了声鸣,便立即起来巡视,而此时朱友孜叛乱的余党已经潜入到了宫里,朱友贞就亲自斩杀了反贼。
朱友贞即位后,后唐李存勖集中全力要攻灭后梁,双方便连年混战。朱友贞因信用赵岩、外戚张汉鼎、张汉杰等人,大将出兵也派他们随往监视。赵岩等人又仗势弄权,卖官枉法,离间将相,赏罚不明,致使忠臣退避,上下离心,前线将领自相残杀,故与后唐交战屡遭大败。
此时后梁不但国内政局动荡,与之仇雠的后唐也是屡犯边境,后梁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后唐李存勖于923年4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并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
李存勖即位后不忘父亲李克用的遗愿,将灭亡后梁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李存勖分析了全局形势,认为后梁此时由于西面的潞州刚刚归降,注意力已集中于西面,而东面准备不足,防守松懈,正可以趁机袭占郓州,动摇其军心。他派猛将李嗣源率领精兵五千从德胜出发,沿黄河北岸向东急行至杨刘,在雨夜的掩护下秘密渡过黄河,然后挥师直捣郓州城。梁军毫无戒备,在后唐精兵的强攻下大败而归。郓州拿下之后,后梁的腹心暴露无遗。从郓州到大梁已无天险屏障可守,后梁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隆德三年(923年)八月,李存勖召见了刚刚归降的后梁将领康延孝,康延孝为李存勖分析了后梁的形势:后梁的地域并不狭窄,兵力也不算少,但是朱友贞懦弱无能,致使政治腐败,贿赂成风,选才用将不以才德与战功为标准。将帅出征也要派近臣监视,主帅无法自己调兵遣将。所以后梁的败亡局势已定。最后康延孝向李存勖献出灭梁大计:"梁兵聚集则势众,分兵则势薄,陛下应该养精畜锐,等其分兵之后,选择良机率精锐骑兵五千从郓州直趋大梁,活捉朱友贞,十天或者半月必然大功告成。"
隆德三年(923年)十月初二(11月12日),李存勖所部精锐从杨刘渡河南进,隆德三年(923年)十月初三(11月13日)即进入郓州城,子夜时分跨过汶水后,命李嗣源为先锋攻击前进。初四早晨与梁军交火,大获全胜,并攻占后梁的中都(今山东汶上)。此时,有的将领认为,虽然传言汴州空虚,但不知情报是真是假,主张稳妥用兵,先向东进攻,再寻机而动。康延孝则极力主张迅速发兵汴州,李嗣源也主张昼夜奔袭,趁梁军未知内情时先夺下汴州。唐军士气高昂,初四傍晚时分,李嗣源便奉命率军快速出击,趁夜急进。第二天,李存勖率部紧随跟进。在龙德三年初七(11月17日)这天,唐军骑兵围攻曹州(今山东菏泽),梁军守将毫无防备,只得投降。兵不血刃占领曹州之后,唐军马不停蹄继续向西飞驰前进,直逼汴州。
朱友贞得到曹州失陷的消息后,惊慌不已,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众人无计可施。朱友贞日夜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召来老臣敬翔询问退敌之策,敬翔数落一番他用人过失后,说纵使张良再生也无法挽回败局了,抱定殉国的决心别他而去。
923年10月,后唐李克用养子李嗣源率领大军逼近都城。朱友贞的臣子纷纷逃离,连传国玉玺也被部下盗走, 守兵不少人开了小差,众叛亲离。
守军单薄,朱友贞束手无策,急得日夜哭泣。923年戊寅日(11月18日),他对身旁的都指挥使皇甫麟说:“姓李的是我们梁朝的世仇,我不能投降他们,与其等着让他们来杀,还不如由你先将我杀了吧。”皇甫麟忙说:“臣下只能替陛下效命,怎么能动手伤害陛下呢!”朱友贞说:“你不肯杀我,难道是准备将我出卖给姓李的吗?”皇甫麟拔出佩剑,想自杀以明心迹。朱友贞说:“我和你一起死。”说着,握住皇甫麟手中的剑柄,横剑往自己颈项一挥,血流如注,倒地死去。皇甫麟也哭着自刎而死。后梁灭亡。
龙德三年(923年)初九(11月19日)早晨,李嗣源的骑兵到达汴州城下,守军开门献城投降。同一天,李存勖也率兵赶到,从西门领兵进城,后梁灭亡。
薛居正:末帝仁而无武,明不照奸,上无积德之基可乘,下有弄权之臣为辅,卒使劲敌奄至,大运俄终。虽天命之有归,亦人谋之所误也。惜哉!(出自《旧五代史·末帝纪》)
《旧五代史·末帝纪上》
《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三》
《旧五代史·末帝纪中》
《旧五代史·末帝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