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段志玄

段志玄(段志玄)

段志玄
段志玄(598年-642年),名雄,字志玄,以字行,齐州邹平(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名将。 段志玄早年与父亲客居太原,后从高祖起兵,隶属李世民部下,随其平定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护军。玄武门之变时,段志玄拒绝太子李建成的引诱,扶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贞观年间,段志玄担任西海道行军总管,征讨吐谷浑,后升任右卫大将军,改封褒国公,并世袭金州刺史。贞观十六年(642年),段志玄病逝,追赠扬州都督,谥号忠壮。

  • 中文名段志玄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
  • 出生日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
  • 逝世日期唐贞观十六年(642年)
  • 职业军事将领
  • 主要成就参加潼关之战,击败隋将屈突通率军大败吐谷浑,追击八百余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
  • 官职右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
  • 爵位樊国公、褒国公
  • 赠官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
  • 谥号庄肃(一说“忠壮”)

早期事迹

段志

玄的父亲段偃师,曾任太原郡司法书佐。段志玄身材伟岸,器宇轩昂,但是为人无赖,屡次违反法纪。 

611年(大业七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段志玄时年十四岁,应募从征。后来,段志玄随父亲客居太原,得到李世民的赏识。 

迫擒屈突

617年(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段志玄募兵千余人,被授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并担任先锋,夺取霍邑(今山西临汾)、绛郡(今山西新绛),攻打永丰仓(在今陕西大荔),累功至左光禄大夫。 

后来,段志玄随刘文静到潼关抵御屈突通。刘文静被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段志玄率领二十余骑冲阵,连杀数十人,身中流失,仍三次冲入敌阵。最终,唐军军心大振,桑显和大败。不久,段志玄与诸将追擒屈突通,因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屡建功勋

621年(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段志玄在作战时马倒被擒,敌军两将抓着他的发髻,要将他带走。在渡洛水时,段志玄纵身跳起,将二人拉坠马下,夺得马匹驰归。数百人在后面追赶,但是都不敢逼近。不久,王世充、窦建德相继被平定,段志玄因功

升任秦王府右二护军。 

626年(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欲谋害李世民,以重金贿赂段志玄,企图诱其归顺。段志玄拒不接受,并将此事告知李世民,后与尉迟敬德等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不久,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段志玄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634年(贞观八年),段志玄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率领边军与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征讨吐谷浑。吐谷浑大败,段志玄率军追击八百余里,到达青海湖三十余里时不敢再追,致使吐谷浑驱赶着牧马逃走。唐太宗大怒,罢免其官职,后又让他官复原职。 

晚年生活

637年(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封功臣为世袭刺史,段志玄为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638年(贞观十二年),升任右卫大将军。640年(贞观十四年),又加镇军大将军。 

642年(贞观十六年),段志玄患病。唐太宗前往探视,并打算封其子为五品官。段志玄请求将官职封给弟弟段志感,唐太宗遂封段志感为左卫郎将。不久,段志玄病逝,终年四十五岁,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庄肃(一作忠壮),并陪葬昭陵。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