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1403年—1424年)初期,朱谦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
洪熙元年(1425年),朱谦担任阳武侯薛禄隶军,征北有功,升调贵州兴隆卫指挥使。
宣德元年(1426年),朱谦晋升为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
正统元年(1436年),朱谦升为都指挥同知。
正统六年(1441年),朱谦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到瓦剌,并获胜。之后在闵安山,遇兀良哈部,再次击败。升为都指挥使。
正统八年(1443年),朱谦升任右参将,守备万全左卫。
正统九年(1444年),朱谦与杨洪在以克列苏之战中破兀良哈兵,进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谦升都督同知。同年八月,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俘。也先挟持明英宗到宣府城下,令宣府开门。朱谦与参将纪广、都御史罗亨信不应,也先遂去,升为右都督。之后其与杨洪参加京师保卫战,战斗失利,杨洪弹劾他,而兵部弹劾杨洪不去援救,景帝均未追究。之后升任左都督,担任宣府总兵。
景泰元年(1450年)四月,朱谦在关子口抵御也先的四次连续进犯,不得不退兵,都督江福援救亦失利。朱谦不得不力战抵御。之后接连作战,抵御成功,论功封抚宁伯。当时,瓦剌意图攻占宣府、大同,认为两城可旦夕取下。然而朱谦守宣府、郭登守大同,均屡次挫败瓦剌进攻。也先认为两城无法攻下,只好一意归还被俘的明英宗。同年八月,英宗返京,经过宣府,朱谦率子朱永出见,厚犒使者。
景泰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451年3月30日),朱谦于宣府任上逝世。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明英宗追封朱谦为抚宁侯。成化五年(1469年),明宪宗赐朱谦谥号“武襄”。成化十六年(1480年)十二月,明宪宗追封朱谦为保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