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荆府
弘治六年(1493年),朱厚烇在蕲州出生。弘治九年(1496)七月时,明孝宗赐名。
袭封荆王
正德二年(1507年)袭封王爵,正德四年(1509年)正式册封荆王。
申请护卫
第三任荆王朱见潚被废为庶人后,荆王府的护卫,有四百人改属武昌卫。
《明武宗实录 卷三七、卷六七》记载:正德三年(1508)四月,经荆王厚烇多次恳求,又买通太监刘瑾从中疏通,明武宗答应把护卫还一半给荆王府。正德五年(1510)九月,刘瑾伏诛,这“一半”再次被革除。
年少气盛
据《明武宗实录 卷五二》记载:正德四年(1509)七月,15岁的荆王请求皇帝批准荆王府左长史施鲁享受四品俸禄,纪善陈锦冠以“长史”官名。明代制度规定,王府长史司设左、右长史各一人,以左为尊,为正五品官,长史掌管王府政令,辅佐劝谏亲王,总领王府事务,如亲王有什么过失,一般要追究长史的责任。纪善为正八品官,主要负责向亲王宣传国家礼仪法制,让亲王明白大是大非,引导亲王向善。
施鲁作为荆王府左长史,陈锦作为荆王府纪善,本应劝导荆王学好向善,然而,两人不仅不引导荆王遵纪守法,反而诱导荆王违规越格、触犯禁令。于是,朝廷下令将施鲁革职为民,陈锦提前退休,并且诏令天下所有皇室宗亲引以为戒。
治理有方
康熙《蕲州志》卷五《封建志·藩王》记载:朱厚烇亲自在王府的空隙地里开了一块田,向老农学习耕种,体验劳动的艰辛。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东庄”,在田地旁边筑了一座“白云深处”亭,每逢大旱之年,他都要冒着炎炎烈日,为百姓求雨。
不慕名利
正德十年(1515),由于身体不佳,朱厚烇上书请求辞去荆王爵位,皇帝不予批准。母妃刘氏就奏请朝廷,让朱厚烇的弟弟、富顺王朱厚焜代行礼仪。朱厚焜像他的兄长一样,对名位也毫不留恋。嘉靖十六年(1537)正月,朱厚烇的庶长子、永定王朱载墭(1517—1550)年满二十,长大成人。朱厚焜辞去“代理”。养病期间,厚烇又多次上书朝廷,请求辞去禄饷。
受之有愧
嘉靖二年(1523)七月,厚烇上书说,自己久病未愈,不能主持庆贺、祭祀等大礼,朝廷却仍然按照亲王的标准,赏赐全额禄饷,的确受之有愧,请求辞去禄饷,只需给一点大米、小麦之类做生活费,就可以了。皇帝特派使者,到荆王府宣读诏书
身后哀荣
嘉靖三十二年(1553)六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讣告传到朝廷,皇帝辍朝三日,后赐谥曰端(守礼执义),史称朱厚烇为“荆端王”。荆端王墓在广济杨门张家寝(又名芭茅垱),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被盗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