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张弘略

张弘略(元朝官员)

张弘略
张弘略(?-1296年),字仲杰。元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元初名将张柔第八子。中国元朝将领。宪宗五年(1255年),权顺天万户。中统二年(1261年),继柔任顺天路管民总管,行军万户。李璮之变后,张弘略被解兵职。至元元年(1264年),入宿卫。至元三年(1266年),辅佐其父筑大都,为宫城总管。至元十三年(1276年),任淮东道宣慰使。至元十六年(1279年),迁江西宣慰使,镇压饶州(今江西波阳)起义。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元贞二年(1296年),张弘略卒。

  • 别名张宏略
  • 仲杰
  • 所处时代元朝
  • 出生地易州定兴
  • 逝世日期1296年
  • 主要成就官至河南行省参知政事
  • 本名张弘略
  • 谥号忠毅

张弘略有谋略,通经史,善骑射。曾跟随张柔先后镇守杞州、亳州。

元宪宗五年(1255),入朝元宪宗,授金符,权顺天万户。跟随征讨四川,以其幼,赐锦衣,令还镇。张柔致仕,授张弘略金虎符、顺天路管民总管、行军万户,仍总宣德、河南、怀孟等路诸军屯守亳州。

中统三年(1262),李璮反,求救于宋将夏贵。夏贵自蕲州乘虚北夺亳州、滕州、徐州、宿州、邳州、沧州、滨州七州,新蔡县、符离、蕲县、利津四县,杀守将。张弘略率战船阻截于涡口,夏贵退保蕲州,张弘略率亳州军攻之,水陆并进。宋兵素惮亳州军,焚城夜遁,追杀殆尽,获军资不可计,尽复所失地。李璮被诛,追问当时与李璮通书者,独张弘略书皆劝以忠义,事得释。朝廷惩罚李璮叛逆,抑制诸侯权利,于是解除张弘略兵职,宿卫京师,赐只孙冠服,以从宴享。

至元三年(1266),筑城大都,辅佐其父为筑宫城总管。

至元八年(1271),授朝列大夫、同行工部事,兼领宿卫亲军、仪鸾局等局。

至元十三年(1276),城成,赐内帑金扣、玳瑁卮,授中奉大夫、淮东道宣慰使。

至元十四年(1277),宋广王赵昺据福建、广东,东海县储粟数万,行省命令张弘略率兵二千戍之,仍命造舟运粟入淮安。张弘略顾民舟,有能载粟十石者与一石,人争趋之,一月而毕。

至元十六年(1279),迁江西宣慰使。饶州盗起,进犯都昌。张弘略以为,饶州虽属江东,与南康止隔一湖,此寇不灭,则吾境必有相扇而起者。乃使人直捣其巢穴,生缚贼酋,磔于市,余党溃散。下令曰:“不操兵者,皆为平民,余无所问。”顷之,以疾归亳州。有谗贵臣子在江南买田宅乐而忘归者,词语牵连张弘略。有人对张弘略说:“公但居亳,未尝在江南,入见宜自明。”张弘略曰:“明之,则言者获谴矣,吾宁称疾家居。”

至元二十九年(1292),见元世祖于龙虎台,请曰:“臣之子张玠长矣,愿备宿卫。”从之,且赐以酒曰:“卿年未老,谢事何为。”特命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

元贞二年(1296)卒。追赠推忠佐理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蔡国公,谥忠毅。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