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元鸾

元鸾(北魏宗室大臣)

元鸾
元鸾(468~505年),字宣明,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之孙,城阳康王拓跋长寿之子。身材魁伟,颇有武艺。孝文帝时期,袭任城阳王,拜外都坐大官,先后治理凉州刺史、河内郡守、并州刺史,跟随孝文帝南征。宣武帝即位后,出任青州刺史、定州刺史。笃信佛道,聚敛财富,大兴寺庙,劳民伤财。宣武帝正始二年,去世,时年三十八岁。追赠镇北将军、冀州刺史,谥号为怀。

  • 本名元鸾
  • 宣明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鲜卑
  • 出生地河南洛阳
  • 出生日期468年
  • 逝世日期505年
  • 主要成就治理凉州、河内、并州、青州和并州
  • 官职外都大官 镇军将军 四州刺史
  • 谥号怀

元鸾,开始出继叔父章武敬王,等到哥哥去世,返回继承父亲爵位。身高八尺,腰粗达到十围,以武艺过人出名。接连担任北都大将。高祖时,任命他为外都大官,又外任为使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凉州镇都大将。改镇设州,任命元鸾为凉州刺史、姑臧镇都大将,其余职位照旧。

后来到京城朝见。跟随孝文帝向南讨伐,兼任镇军将军。定都洛阳后,高祖前往邺城,诏令元鸾留下守卫京城。到设立五等诸侯时,赐给食邑一千户。授任他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都督豫荆郢三州河内山阳东郡诸军事、河内太守,和安南将军卢渊、河内公李佐攻打赭阳,没攻下来,失败退回。高祖前往瑕丘后,元鸾到行宫请求治罪。高祖接见元鸾等人,责备他们说:“你们统领兵士,按道义应该奋勇有节操,却进不能攻下贼寇城池,退不能消灭这些小股敌寇,损害国家声威,罪应处死。我的改革刚开始,事情从宽处置,免除你们的死罪,由城阳郡王贬为定襄县王,削减食邑五百户。在古代,军队出行一定载上宗庙社稷的牌位,用来显示威信恩惠各有归属,在社稷牌位前质问你们的败军之罪,来昭明你们的过失。”后来,因留守的功劳,恢复本来的封爵,增加食邑二百户。授任冠军将军、河内太守,改任并州刺史。

宣武帝即位后,授任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改任安北将军、定州刺史。元鸾崇敬佛教,修持五条禁戒,不喝酒吃肉,长年斋戒。修建佛寺,劝导带领百姓,共同承担土木营造的辛劳,公私的耗费纷扰,成为民众的大患。世宗听说后下诏说:“元鸾是宗室中有德行的亲属。在大州做州牧,民众繁盛,以安抚宁静为嘱托,应该克制自己磨砺诚心,崇尚清廉树立恩惠,却骤然加以征调,专门做烦扰的事,民户嘈杂,家家怀有嗟叹怨恨。北方各州土地广阔,是奸猾动乱产生的地方。依据法律推究过错,应该加以整肃罢黜,因元鸾是皇帝的亲属,感情上不忍心,可派遣使者,以道义督察责备,剥夺一年的俸禄,稍微表示惩罚。”

正始二年。逝世,时年三十八岁。赠帛六百匹,诏令中书舍人王云宣读旨意前往吊祭,追赠元鸾为镇北将军、冀州刺史,谥号为怀。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