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元淑

元淑(北魏宗室大臣)

元淑
元淑(447年~507年12月12日),字买仁,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玄孙,常山康王拓跋素第二十五子。元淑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孝文帝时期,拜河东太守,劝课农桑,发展生产,官至平北将军、平城镇将、肆朔燕三州刺史。正始四年(507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获赠镇东将军、相州刺史,谥号为“静”(靖)。

  • 别名拓跋淑
  • 买仁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鲜卑
  • 出生地代郡平城
  • 出生日期447年
  • 逝世日期507年
  • 主要成就治理河东 发展农业 镇守北疆
  • 本名元淑
  • 官职平北将军、肆朔燕三州刺史 平城镇将
  • 封赠使持节 镇东将军 相州刺史
  • 谥号靖(静)

元淑是常山王拓跋素的第二十五子。太平真君(440~451)年间,出生于京师平城。少年时期,本名拓跋淑。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下令“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遂改姓元氏,同时将自己的籍贯也说成司州河南郡洛阳萧。

自幼善于骑射,能拉开三百多斤的硬弓。只是在家族中排行老小,按照齿序不能承袭爵位。高祖孝文帝时(471年至499年在位),拜河东太守,担任了地方父母官。河东郡(治今山西运城)盛产官盐,一向以经商贩运为业,只有一部分人种田采桑。从事商业的人们,不认识耒耜。元淑到任后,劝告老百姓以农为本,亲自种田作为示范。当地老百姓遵照指示,只用两年时间,实现了家家自给自足。河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好的恢复与发展。

北魏迁都洛阳后,旧京平城作为北方重要军事基地,需要智勇双全,威信卓著的官员前来镇守,朝廷选派年轻时熟悉旧京情况的元淑当此重任。从此之后,元淑成为北魏迁都后,留守旧京平城的最高军政长官,同时兼任平北将军、肆州(今山西忻州)、朔州(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燕州(治今河北涿鹿广宁)三州刺史,都督代北云中恒州东西二道诸军事,管辖着北方地区的大片土地和军地人口。在任期间,为北魏边疆地区的安定作出过许多贡献,也为旧京平城的保护与发展出了大力。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十月廿三日,元淑在担任平城镇将任期内,不幸去世,享年六十一,谥号为“静(靖)”。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