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攻占汉水诸郡县时,慕其名,将他与江汉先生赵复等以名士身份招致北上。赵复,字仁甫,德安人,是13世纪上半叶程朱理学在北方传播的关键人物,凭此可以断定,砚弥坚为理学传播也作了一番贡献。
砚弥坚北上不久,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元朝廷诏试儒士。砚弥坚在西京(今山西大同),应考并中选。之后他安家于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南),着儒籍,专以授徒教书为业。由于通诸经、善讲学,学子执书从而问疑者日盛。砚弥坚授课、讲解圣贤道理时,总是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不缴绕于章句,明白易懂,深受学子欢迎。燕南宣慰使及部属嘉奖其业绩,共荐之,授为真定教授。凡十余年,砚弥坚总是循循为教,始终不倦。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砚弥坚被拜为国子监司业(学官,国子监副祭酒师),赐五品服。他律身严以有礼,屡以阳城忠孝之说(即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墨家弟子叫孟胜的,是墨家领袖。他有个好朋友叫阳城君的,是楚国人。他让孟胜帮他守城。有一次楚国内乱阳城君出逃,楚国收回了阳城。孟胜即因此自杀以殉朋友之义)训导启迪学子。砚弥坚做学问认真,文章质实,务明道术以敷其教,自少至老,无不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士子无不佩服他的才华,纷纷效仿、推行其严谨的治学作风。他一生著作颇丰,长于古文,代表作有《郧城集》十卷等。
至元二十六年逝世(参见黄宗羲《宋元学案》卷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