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周密

周密(宋末元初词人)

周密
周密 (1232年-1298年或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祖籍济南。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出身于五世官宦家庭,从嘉熙四年(1249年)至宝祐四年(1256年)一直随父游历四地。其父周晋逝世后以门荫入仕。景定四年(1263年)因督买公田一事得罪权相贾似道而辞官。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先后出任两浙运司掾属、丰储仓检查。期间他广泛交游,参加吟诗结社活动。宋末任义乌令(今属浙江)。南宋覆灭后,周密入元不仕,专心著述。元大德二年(1298年)逝世,享年六十七岁。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二窗”。亦能诗,擅书画。著述繁富,留传诗词有《草窗旧事》《萍洲渔笛谱》《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编有《绝妙好词笺》,收录词家一百多人;笔记体史学著作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概述图来源)

  • 全名周密
  • 别名周草窗、周公谨
  • 公谨
  • 草窗
  • 所处时代宋末元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临安府富阳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 出生日期1232年
  • 逝世日期1298年或1308年
  • 主要成就其笔记体史学著作对保存宋代杭州风情及文艺、社会等史料贡献很大
  • 主要作品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绝妙好词笺

早年游历

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周密出生于临安府富阳县(今浙江杭州富阳)县衙。周密少年时期随父周晋仕宦,四处奔走,辗转于东南闽浙的山水名胜,其眼界和学识也不断增长。

端平元年(1234年),周晋在富阳任上得罪李宗勉(即李文清)家人,后李宗勉入朝为官,遂被免官。周密随父亲离开富阳,蛰居湖州。

嘉熙四年(1240年),周晋调为福建路建宁曹署官,周密随父第一次入闽。次年,周密随父亲返回浙江。应在此时,周密随父曾至临安。

淳祐六年(1246年),周密随父到衢州。在这里,周密除结识当时的衢州知州杨伯喦外,还与衢州通判牟子才、牟峨父子相识。次年,杨伯喦衡州任满,周晋也带着周密离开衡州,赴任柯山。从1248年至1252年的五年时间,周密履历不详。学者夏承焘认为此为周密在太学学习时期。

宝祐初年,周密以门荫应试吏部铨试,为第十三名。

宝祐三年(1255年),周密再次随父入闽。周晋于宝祐四年(1256年)致仕后,回到湖州,不久即去世。周密也由此告别了县衙之内的生活,敛丧的同时结束了他的少年时代,转而走向了思想的成熟期。

仕宦沉沦

景定二年(1261年),周密自荐进入临安府知府马光祖幕下,协理京畿漕运。并还任职和剂惠民药局。

景定四年(1263年),因为毗陵(今江苏武进)民田最多和朝廷推行的限田政策,周密被朝廷派往昆陵催督买田,他对公田之法的危害认识颇清,到任后便废除浮额,却忤逆当时宰相贾似道的意思,为避免惹祸上身,周密旋即辞官,回乡侍奉病母。次年,母亲去世后,周密将父母二人合葬在故乡湖州。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周密与陈厚等人一同出任两浙运司掾属,虽然有管理的才干,却得不到重用。

咸淳十年(1274年),周密又出任丰储仓检查。由于朝中贾似道为首的奸臣的排除异己,周密始终都只能奔波于下层,其救世之心也渐渐熄灭。

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周密出任义乌知县。同年正月,临安城破。随南宋的覆灭,周密也结束了仕宦生涯,回到湖州开始隐居。

遗民生涯

景炎二年(1277年),湖州为元兵所攻破。周密不得已离开故土,举家迁至杭州,依姻亲杨伯岳后人杨大受、杨大芳而居。周密一开始居住在洪福桥杨府,后因杨府大火,便迁居湖滨杨氏别墅。之后又移居杭州癸辛街。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时值临安城破十载,周密邀请当时的名流文士王沂孙、戴表元、仇远、白珽、屠约、张楧等十四人共聚杨氏池堂,吟咏唱和,共抒遗民情怀。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周密写成史料笔记《齐东野语》。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周密撰成笔记丛刊《癸辛杂识》。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周密好友赵孟頫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期满,自齐州回到故乡吴兴。祖籍济南的周密听闻赵孟頫转述其任官时的见闻,心生怀乡之情。赵孟頫便作《鹊华秋色图》描绘济南风光,赠予周密。

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周密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