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杨智积

杨智积(隋朝宗室)

杨智积
杨智积(?~616年),隋文帝杨坚的兄弟杨整之子。杨智积受封为蔡王,是隋朝的皇室宗亲,不过他一生行事极为谨慎小心,深恐自己因一个不小心而遭致杀身之祸,据记载他谨慎处事的态度,是源自于过去他父亲杨整与杨坚的关系不好,太妃尉氏与独孤皇后的关系也不好所致,他行事之谨慎,就连杨坚也为他感到同情。由于他高度谨慎小心的行为,因此他最后得以免于杀身之祸。

  • 所处时代隋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逝世日期616年
  • 本名杨智积
  • 性别

蔡王杨智积,隋高祖杨坚之弟杨整之子。杨整在周明帝时,凭借父亲杨忠的军功,赐爵陈留郡公。寻授开府、车骑大将军。从北周武帝平定北齐,至并州,力战而死。及杨坚成为丞相,获赠柱国、大司徒、冀定瀛相怀卫赵贝八州军事、冀州刺史。隋高祖受禅后,追封蔡王,谥号为景,以杨智积袭位,又封其弟杨智明为高阳郡公,杨智才为开封县公。寻拜杨智积为开府仪同三司,授同州刺史,仪卫资送甚盛。顷之,以修谨闻,隋高祖善之。

在州未尝嬉戏游猎,听政之暇,端坐读书,门无私谒。有侍读公孙尚仪,山东儒士;府佐杨君英、萧德言,并有文学。时延于座,所设唯有饼果,酒才三酌。家有女妓,唯年节嘉庆,奏于太妃之前,其简静如此。昔隋高祖龙潜时,杨整与杨坚不睦,夫人尉迟氏与独孤皇后不谐。因此,杨智积常怀危惧,每自贬损。隋高祖知其若是,亦哀怜之。有人劝说杨智积置办产业者,杨智积曰:“昔平原露朽财帛,苦其多也。吾幸无可露,何更营乎”。生有五个儿子,只教读《论语》、《孝经》而已,亦不令交通宾客。有人问其缘故,杨智积答道:“卿非知我者。”其意恐儿子有才能,以致祸也。开皇二十年,征还京第,无他职任,阖门自守,非朝觐不出。

隋炀帝即位后,滕王杨纶、卫王杨集并以谗构得罪,高阳公杨智明亦以交游夺爵,智积逾惧。大业七年,授弘农太守,委政僚佐,清静自居。及杨玄感作乱,自东都引军向西,杨智积对官属说:“杨玄感听闻大军将至,欲西图关中。若成其计,则根本固矣。当以计縻之,使不得进。不出一旬,自可擒耳。”及杨玄感军至城下,智积登楼詈辱。杨玄感怒甚,留下攻城。城门为贼所烧,杨智积乃更增加火势,贼不得入。数日,宇文述等援军至,合击破敌。

大业十二年,从驾江都,寝疾。隋炀帝疏薄骨肉,杨智积每不自安,及遇患兵,不呼医生。临终,告诉亲近的人:“吾可以保全头颅,安葬于地下矣”。时人哀之。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