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征和二年正月,朱安世告太仆公孙敬声行巫蛊之事,并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冤死狱中,巫蛊之祸就此开始。征和二年(公元前92年)闰月,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也因巫蛊而死。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
《汉书·武五子传》 |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记载:
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死。
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
◇师古曰:“诸邑,琅邪县也,以封公主故谓之邑。阳石,北海县也。二公主皆卫皇后之女也。阳字或作羊。”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召其兄卫长君弟青为侍中。而子夫後大幸,有宠,凡生三女。
○索隐按:谓诸邑、石邑及卫长公主後封当利公主是。一男。男名据。○索隐即戾太子也。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记载:
(公孙贺)坐子敬声与阳石公主奸。
◇徐广曰:阳石,一云‘德邑’。为巫蛊,族灭,无后。
《汉书·武五子传》记载:
“武帝末,卫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是时,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记载:
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阳石在东莱郡,齐国旧地。
《汉书 地理志上》东莱郡,高帝置。属青州。户十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口五十万二千六百九十三。
齐国的富庶,主父偃说得最明白“齐临淄十万户,巿租千金,人众殷富,钜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
可见公主一度颇受疼爱。
公主丈夫不详。
有人误以为阳石公主就是石邑公主,阳石为其汤沐邑,石邑是其丈夫封地,其实不然。
首先,石邑与阳石是两个地名,石邑在常山郡,阳石在东莱郡。
其次,列侯方能尚主,而《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史记 惠景间侯者年表》与《史记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皆无石邑侯和阳石侯,故可知石邑与阳石非丈夫封地,皆为公主的食邑,石邑公主与阳石公主也并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