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赏识
杨椿本字仲考,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与兄长杨播被魏孝文帝赏识赐字,遂改为延寿。杨椿性格宽大谨慎,曾任职中散、内行内小,负责管理皇帝的御马房,后来因为做事庄重严谨,专门管理医药。
太和三年(479年),任内给事,与其兄长杨播一起在宫内任职。后任中部法曹,专管司法,判决公正,受到孝文帝的赞赏。
太和十五年(491年),杨椿任宫舆曹少卿,加官给事中。
太和十六年(492年),杨椿受安远将军,任北豫州刺史。孝文帝从洛阳南下豫州,在杨椿豫州内的馆舍留宿,赐给杨椿马十匹、缣一千匹。
太和十八年(494年),杨椿受冠军将军,任济州刺史。孝文帝从钟离返回邺城,中途到了碻磝,驾临杨椿的馆舍,又赐给杨椿马二匹、缣一千五百匹。
后来杨椿被平原太守崔敞控告,廷尉指杨椿为官时牟取利益,并且使用官府的碳,应给予免官。朝廷于景明元年(500年),将杨椿降职为宁朔将军、梁州刺史。
征讨叛乱
当初,北魏武兴王杨集始被南齐将领杨灵珍击败,投降南齐。此时,任南齐北秦州刺史的杨集始率部万余人自汉中北上,欲夺回原来的地盘。杨椿领步骑五千驻守下辨,给杨集始去书信,晓以利害。杨集始拿着书信对杨椿的使者说:“杨椿这封书信,除去我心腹之疾。”于是杨集始率领千余人投降北魏。不久杨椿以母亲年老为由,辞去官职回家。
景明四年(503年),武都的氐族人首领杨会率众起义,反抗北魏。宣武帝下诏授杨椿假持节、冠军将军、都督西征诸军事、梁州刺史。与军司羊祉率领大军成功镇压杨会起义。后来朝廷在梁州运粮,粮食被氐人劫夺,朝廷诏令杨椿兼征虏将军,持节招慰氐人。不久因为氐人反叛,朝廷任杨椿光禄大夫、假平西将军、督征讨诸军事,率军征讨氐人。杨椿回朝后,兼任太仆卿。
正始二年(505年),仇池郡氐族反叛,朝廷命杨椿率军镇压。授银青光禄大夫。
正始三年(506年),秦州的羌族人民聚众反叛,拥护秦州主簿吕苟儿为帅,立年号“建明”。泾州屠各族首领陈瞻率众响应,关陇大震。皇帝下诏任杨椿为别将,隶属安西将军元丽讨伐叛军。叛军占据峡谷以固守,有人计谋设下伏兵以阻止叛军的出入,等到叛军粮食吃完再发动进攻;有人建议砍伐山上的树木,放火焚烧叛军。杨椿说:“这都不是好的办法呀。叛军窜入深山,正是躲避灭亡的命运。现在应该严令全军将士不要轻举妄动,叛军一定认为我军见形势险要不敢向前,心中轻视我军,然后乘其不备掩杀过去,可以一举平定。”便缓师待敌。叛军果然出来抢掠,杨椿便用军中的驴马引诱他们。然后乘夜衔枚进袭,斩杀陈瞻,传首三军。回朝后,杨椿升任了太仆卿,加授安东将军。
犯法被劾
永平元年(508年),南徐州成景俊举城归附南梁。朝廷诏令杨椿率军四万前去讨伐,未能取胜。随后,朝廷任命杨椿都督朔州、抚冥、武川、怀朔三镇三道诸军事、平北将军、朔州刺史。这时,廷尉起诉杨椿以前在任太仆卿时,招引奸细,盗种牧田三百四十顷,按律应处刑五年。尚书邢峦则根据《正始别格》启奏,杨椿应当免去官职为庶人,与杨椿同籍的人全家都不能任官职。但宣武帝认为新制已经颁布,旧制不适宜再用,诏令依照廷尉的判决,又允许杨椿赎罪。不久授杨椿抚军将军,入朝任都官尚书,监修白沟堤堰。熙平元年(516年),杨椿又以本将军任定州刺史。
杨椿担任定州刺史期间,因督修黑山道(今河北平山县通山西五台县的山路)时,伐木私造佛寺,劳役士卒,受到御史劾奏,被免官为庶人。
再次启用
正光五年(524年),杨椿被朝廷起用,任辅国将军、南秦州刺史。当时关陇地区的各族人民不堪忍受民族压迫,爆发了关陇起义。去往秦州的道路不通,于是杨椿留在了长安。
孝昌元年(525年),朝廷任杨椿为岐州刺史,又授抚军将军、卫尉卿。
孝昌二年(526年),杨椿任左卫将军,又兼尚书右仆射。杨椿招募恒州和朔州的流民,充当士兵。但此事没办成。不久朝廷加杨椿为卫将军,出任都督雍南、豳二州诸军事、本将军、雍州刺史,又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孝昌三年(527年),萧宝夤、元恒芝等官军因出兵日久,军将疲惫,被叛军击败,元恒芝从渭水北面东渡,杨椿派人追元恒芝,没有追上。萧宝夤逃回长安,停驻在长安逍遥园内,收集将士,得万余人,由此长安人心才安定下来。当时,泾州、岐州及豳州全部都被叛军攻陷,扶风以西,都被叛军占据。杨椿于是招募士兵,得七千余人,派遣兄子、录事参军杨侃统领以防备叛军。朝廷诏令杨椿以本官加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其统领的军队里,五品以下、郡县需要用其为官的,可任由杨椿自行授予官职。随后杨椿患病,多次启奏辞职。朝廷允许,以萧宝夤代替杨椿为雍州刺史、行台。
预言叛乱
孝昌三年(527年),杨椿回到家乡,让准备回京的儿子向皇帝和太后建言,为预防萧宝夤的叛乱,应派遣官员安定关中。孝明帝和胡太后听了杨椿的建议,虽然怀疑萧宝夤,但并没有采纳。后为了安定长安地区,朝廷任命御史中尉郦道元为关中大使。萧宝夤认为这是朝廷要算计自己,便派遣郭子恢在阴盘驿亭将郦道元等人杀害。并上表为自己辩护,称是被杨椿父子诽谤,郦道元是被盗贼所害。朝廷诏令任命杨椿都督雍、岐、南豳三州诸军事、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讨蜀大都督。杨椿以年老患病而推辞,没有赴任。十月,萧宝夤在长安发动叛乱,自称大齐皇帝,改元隆绪。
权臣猜忌
建义元年(528年),杨椿晋升为司徒。尔朱荣东讨葛荣,朝廷诏令杨椿率众为后军。随后杨椿晋升太保、侍中,给后部鼓吹(赏赐仪仗乐队)。杨椿的儿子杨昱当时镇守荣阳,权臣元颢领兵逼近大梁,招降杨昱未果,元颢于是领兵攻城,城破后杨昱被俘。当时杨椿的弟弟杨顺为冀州刺史,杨顺的儿子杨仲宣为正平太守,杨椿的侄子杨侃、杨遁都随从孝庄帝逃往河北,权势还很大,因杨昱拒不投降,所以杨氏一族也被元颢所猜忌。但因杨椿家世显重,元颢担心如果加罪杨椿会失去民心,所以没有加罪杨椿。当时有人劝杨椿携全家避祸。杨椿说:“我全家百口人,能逃去哪里?只当任由天命。”
告老归乡
永安二年(529年),元颢被平定后,孝庄帝返还洛阳,杨椿多次请求辞职返回华阴老家,孝庄帝终于允许。并下诏允许杨椿穿侍中的官服,赐给朝服一套,八尺床帐、桌子、手杖,不上朝,四匹马拉着的带有座位、扶手的车子。派两人专门负责杨椿和朝廷之间的联系,命杨椿所居住的州县一年四季按礼节慰问他的健康情况。孝庄帝与群臣百官在城西张方桥为杨椿践行。孝庄帝走下御座,紧握杨椿的手,泪流满面地说:“您是先帝时的旧臣,朝中元老。您志趣高尚,执意还乡。朕多次挽留也无法留住您,内心深感凄凉悲切!”杨椿表情复杂,什么也没有说,长叹一声后刚想跪拜,就被孝庄帝亲手拉起。接着,孝庄帝赐给杨椿丝绸、布匹,并派御林军把他护送回老家华阴。
永安三年(530年),操纵北魏政权的权臣尔朱荣意图谋朝篡位,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北魏孝庄帝联合杨侃等人将尔朱荣诱杀。自此,尔朱氏一族便和杨氏一族结下仇怨。
奸臣陷害
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年),尔朱世隆诬告弘农杨氏谋反,请朝廷收捕弘农杨氏治罪,想要将杨氏一门灭族。节闵帝坚决不同意,无奈大权旁落,尔朱氏依然在把持北魏朝政,尔朱世隆屡次上表逼迫,节闵帝逼不得已,只好命令有关部门审查上报。随后尔朱世隆派兵包围了杨津的府第,与此同时,尔朱天光也派兵至华阴逮了杨椿一家。随后弘农杨氏东西两支,不分老少,全部被尔朱氏屠杀,并吞占了他们的家财。六月二十九日(7月28日)杨椿在华阴被尔朱天光所害,时年七十八岁。尔朱世隆上奏节闵帝:“杨氏确实想反叛,竟敢抗拒前往收捕的官军,现已全部杀掉。”听到这个消息,节闵帝惋叹良久,什么话也没说,朝廷内外闻听此事,无人不感到痛惜、愤怒。
沉冤昭雪
北魏太昌元年(532年),北魏朝廷消灭尔朱氏势力,北魏孝武帝即位后,追赠杨椿使持节、大丞相、太师、都督冀、定、殷、相四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十一月十九日(12月31日),杨椿归葬于弘农杨氏家族墓地(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镇杨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