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徐侨

徐侨(南宋政治家、理学家)

徐侨
徐侨(1160年-1237年),字崇甫,号毅斋,义乌清德里龙陂(今义乌佛堂镇徐塘下村)人,南宋名臣、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徐侨幼时颖悟勤读,行为端庄。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中进士,调上饶县主簿。后复从朱熹学习。历任秘书正字、校书郎、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提点江东刑狱。宋开禧二年(1206年),徐侨不畏权贵,直言不讳,力谏陈述与金人议和之患,提出退敌之策,上呈边防策论。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冬,徐侨升任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次年,徐侨因耿直敢言得罪奸臣,遭劾归乡,创办东岩书舍,聚徒讲学,传播理学文化。 端平初年(1234年),迁秘书少监,累迁太常少卿、工部侍郎。嘉熙元年(1237年),徐侨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于家,享年78岁。

  • 崇甫
  • 所处时代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
  • 出生日期1160年
  • 逝世日期1237年
  • 主要成就理学、诗歌、散文
  • 主要作品《读易记》3卷、《读诗记》和《杂说》各1卷、《文集》若干卷。
  • 本名徐侨
  • 祖籍浙江诸暨
  • 谥号文清公

徐侨淳熙十四年(1187)中进士,在江西上饶主簿时,拜理学大师朱熹为师,朱熹称他为“明白刚直士”,给予他的书房命名为“毅斋”。后来,任绍兴、南康司法,因家中丧事离职。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丧期满后回临安等候选用。南宋丞相史弥远为首的主和派主张与金人议和,徐侨上书力陈议和之患,提出退敌之策,不怕触怒权贵,为人称颂。朝廷授予他严州推官,1214年,又改任刑工部架阁文字等职。1217年他担任安庆知府,抚恤金、百姓,训练士兵,作好抗金准备。绍定六年(1233),南宋小朝廷重用忠臣,封徐侨为宝漠阁江东提刑,又升秘书少监改太常少卿,徐侨均以年事已高而推辞,不肯上任,后宋理宗请他兼任侍讲,即常向皇上讲些道理的官,又兼国子监祭酒、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因与新宰相意见不一致,徐侨再三要求辞官回义乌,宋理宗考虑他身体欠佳,才准许他退休。他回乡不久便死了,享年78岁。宋理宗赐谥他“文清”二字,葬于五云山的南麓。徐侨学识丰富,朱元龙、康植、王世杰、朱中、龚庆元、叶田庚这几位进士、学者都是他的学生。他的著作有《读易纪》3卷,《续史纪咏》1卷、《杂说》1卷、《文集》10卷。皆不存。唯存《毅斋别录》1卷。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