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谢悰

谢悰(北宋诗人谢景初第三子)

谢悰
谢悰,字公定,生卒年不详,南阳郡邓州人。司封郎中、朝散大夫谢景初第三子,兵部员外郎、太子宾客谢绛之孙。元祐三年(1088年)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被赐进士出身,除初等职官。后任蔡州汝阳主簿。

  • 全名谢悰
  • 公定
  • 所处时代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籍贯南阳郡邓州(今河南邓州)

显赫先世

谢悰的先祖曾在河南缑氏(治今河南偃师东南)一带生活,其七世祖为避唐末之乱,南迁至江南一带,此后出仕吴越政权,官位不显,逐渐在富阳(今属浙江杭州)定居。自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后,谢悰的曾祖谢涛通过科举,出仕北宋,声名始著,开始成为富阳一带有名的大族,到了其祖父谢绛,富阳谢氏一门家世益显。

逐渐没落

谢悰父亲谢景初,年少聪颖,出任地方时,政绩突出且积极上书言事,颇有乃父风范,然而晚年因激烈反对变法,为皇帝和新党不喜,终至罢官归乡。二叔谢景温因卷入王安石“熙宁变法”风波,政治上受到新旧党派打压,仕途坎坷。三叔谢景平和四叔谢景回均文采过人,却不幸早早病逝。谢氏自谢悰的父辈一代开始逐渐没落,加上谢悰的祖父谢绛在邓州知州任上病卒并安葬于此,父亲谢景初遂举家迁往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州)。

地方小吏

谢悰曾祖、祖父、父辈三代共有六位进士,仕宦的家族成员较多,到了谢悰这一代,由于父亲和二叔都曾获罪于朝,父辈的获罪无疑给谢悰的仕途上造成了不利影响。谢悰没有进士登科,元祐三年(1088年)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被赐进士出身,除初等职官。后又任蔡州汝阳主簿。

人物评价

黄庭坚:“谢公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

苏辙:“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 》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