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亲驸马、平叛有功
萧霞抹出生辽朝的显贵家庭。萧氏一族在辽朝世代都是皇亲贵戚,出了无数的后妃、权臣、驸马。萧霞抹是萧和曾孙、萧孝穆长房第5孙、萧阿刺(《辽史》作萧鳖里剌)第五子。萧霞抹娶辽道宗与皇后萧观音的嫡长女、魏国公主耶律撒葛只为妻。清宁九年七月(1063年),皇太叔耶律重元与其儿子、楚国王耶律涅鲁古等人发动叛乱,赵王耶律乙辛等人率兵讨伐叛军,重元兵败逃入大漠,自杀。叛乱平息后,辽道宗论功行赏,参与平叛有功的驸马萧霞抹被加封为“上将军”。或许是因为这一次追随耶律乙辛取得功劳的缘故,萧霞抹作为嫡长公主的驸马、太子的亲姐夫,地位何等尊贵,但他却投靠了当时势焰熏天、被后人称为“辽代巨奸”的宰相耶律乙辛。
党附奸相、再成国舅
魏国公主的亲弟弟耶律浚,在8岁时候被立为皇太子。大康元年(1075年),辽道宗“诏皇太子总领朝政”。耶律浚颇有才干,由他总领朝政,对专权的耶律乙辛造成极大的威胁,于是乙辛抢先下手,开始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当年十一月,耶律乙辛、宫女单登、教坊朱顶鹤等人向辽道宗进《十香词》,诬陷皇后萧观音和伶官赵惟一私通。皇后因此被道宗赐死,其裸尸送回娘家。此事就是辽史上著名的“十香词冤案”。
这一冤案萧霞抹并没有参与,但他党附权相,也没有出力救助岳母萧皇后。乙辛为进一步拉拢这位贪慕权势的驸马爷,便大力向辽道宗推荐萧霞抹的妹妹萧坦思美貌贤惠。于是在皇后萧观音冤死的第二年即1076年,萧坦思入宫封为惠妃,当年六月立为皇后。这样,萧霞抹既是当朝的驸马,又是当朝的国舅爷,被加封为"柳城郡王",进官为“汉人行宫都部属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冤案迭起、悔恨而亡
除掉了皇后,乙辛开始陷害皇太子。他诬陷太子谋反,昏庸的辽道宗废太子为庶人(大康三年被乙辛派人暗杀)。乙辛的阴谋引起朝野内外许多人的强烈愤怒。林牙萧岩寿向辽道宗密奏道:“乙辛与宰相张孝杰相勾结,恐有异图,不可使居要地。”于是辽道宗将乙辛出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留守。乙辛哭着对众人道:“我无罪过,被贬出京城,完全是有人进谗言的缘故。”萧霞抹感激乙辛推荐自己的妹妹为皇后,因此昧着良心,和同党等人为乙辛辩护,说他是被冤枉的。糊涂无主见的辽道宗果然后悔了,将忠心耿耿的萧岩寿贬为顺义军节度使,复召乙辛为北院枢密使,于是乙辛一伙的气焰更加嚣张,北面官属无人再敢揭露乙辛的罪行。
魏国公主本已对父亲的昏庸处于极度的悲伤之中,万没想到丈夫会做此无耻行为。她愤怒交加,却无力改变局势,便卧病不起,不久悲愤而死。 萧霞抹和妻子颇为恩爱,公主的死极大的打击了他。而他平日也日夜担忧乙辛的恶行一旦暴露,自己不会有好结局。萧霞抹对自己昧心的行为追悔莫极,对爱妻的早逝痛苦自责。大康二年(1076年)七月,也就妹妹萧坦思被立为皇后的第二个月,萧霞抹也病死了。
(注:关于魏国公主耶律撒葛只死亡的具体年份,正史只记载“大康初年薨”。但2002年在辽宁阜新关山发掘了辽萧和(谐领)家族墓地,其中出土有为驸马萧霞抹和已故妻子魏国公主所建的石经幢。建立时间是大康二年(1076年)十月。 而《辽史》明确记载萧霞抹死于大康二年七月。故,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测,公主与驸马的死亡时间应该相差不远。最迟在大康二年(1076)十月,公主已经香消玉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