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讨叛乱
萧孝穆洁身谨慎,谨守礼仪法度。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累次升迁至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1012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任检校太保。同年,术烈等发动叛乱,萧孝穆攻打并赶走他们。同年冬天,进军可敦城。阻卜勾结五群牧长查剌、阿睹等,阴谋内外互相策应,萧孝穆将叛乱者全部杀死,于是严整守备以待,余党于是溃散。因功升任九水诸部安抚使。不久担任北府宰相,赐号为忠穆熙霸功臣,加任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开泰八年(1019年),回到京师。
平定辽东
太平二年(1022年),主持枢密院事务,充任汉人行宫都部署。太平三年(1023年),封为燕王,担任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太平九年(1029年),大延琳在东京叛乱,萧孝穆担任都统讨伐大延琳,双方在蒲水交战。中军向后略退,副部署萧匹敌、都监萧蒲奴从两翼夹击,敌兵溃散,追击到手山北部将其击败。大延琳逃入城中,掘深沟自卫。萧孝穆将其包围,建起重城,修造楼橹,使城内外不得相通,城中人拆毁房屋用以烧火做饭。其将杨详世等擒获大延琳前来投降,辽东全部平定。萧孝穆改任为东京留守,赐号佐国功臣。萧孝穆在任东京留守期间,为政致力于宽厚简约,招抚流民,百姓得到安宁。
均税谏帝
景福元年(1031年),辽兴宗耶律宗真即位,改封萧孝穆为秦王,不久又任南京留守。重熙六年(1037年),进封为吴国王,担任北院枢密使。重熙八年(1039年),萧孝穆上表请登记天下户口以平均徭役,又陈说诸部及舍利军的益处和害处。辽兴宗同意。由此征收赋税稍稍平均了一些,众人大悦。重熙九年(1040年),改封为楚王。
当时天下无事,人口增殖,辽兴宗又青春鼎盛,每每谈及后周夺取十县,总是感慨愤激,有南伐之志。群臣大多顺从旨意。萧孝穆劝谏说:“从前辽太祖南伐,最终无功。辽太宗灭唐立晋,后因石重贵叛盟,长驱直入汴京,辽太宗刚刚回师,南方反过来突袭我们。从此以后兵连祸结达二十余年,刚刚得到和好,百姓安居乐业,南北互通有无。现在国家比起往日,尽管变得富强,然而功臣、老将往往已经过世。何况宋人无罪,陛下不应该背弃先帝所订立的盟约。”当时辽兴宗心意已决,奏书上达没有回音。萧孝穆以年老请求辞官回乡,辽兴宗不许。
重熙十二年(1043年)正月初三日,萧孝穆任南院枢密使。六月二十一日,又任北院枢密使,改封为齐国王。十月初五日,萧孝穆去世,追赠大丞相、晋国王,谥号贞。